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流动性的重要意义 | 第11-14页 |
一、流动性与1987年美国股灾 | 第11-12页 |
二、流动性对股票市场的重要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流动性概述 | 第16-31页 |
第一节 流动性的微观结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一、微观结构理论概述 | 第16-17页 |
二、价格发现模型及其实证检验 | 第17-21页 |
第二节 流动性的概念 | 第21-24页 |
第三节 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 第24-31页 |
一、交易机制 | 第24-25页 |
二、委托单类型 | 第25-27页 |
三、最小报价单位 | 第27页 |
四、涨跌幅限制 | 第27-28页 |
五、大宗交易机制 | 第28-29页 |
六、市场透明性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流动性的度量 | 第31-43页 |
第一节 流动性度量指标综述 | 第31-40页 |
一、基于交易即时性的指标 | 第31-32页 |
二、基于交易成本的指标 | 第32-34页 |
三、基于交易量的指标 | 第34-35页 |
四、基于价格冲击的指标 | 第35-40页 |
第二节 本文所构造的流动性度量指标 | 第40-43页 |
一、基于高频数据的度量指标 | 第40-41页 |
二、基于低频数据的度量指标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换手率持续期模型 | 第43-70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3-45页 |
一、高频数据的特点 | 第43-44页 |
二、持续期模型的引入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换手率持续期模型 | 第45-53页 |
一、标值点过程 | 第45页 |
二、一般的ACD模型 | 第45-47页 |
三、拓展的ACD模型 | 第47-52页 |
四、换手率持续期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实证研究 | 第53-70页 |
一、样本和数据 | 第53页 |
二、分析步骤 | 第53-54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54-70页 |
第五章 流动性对收益的影响 | 第70-90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70-71页 |
第二节 市场流动性与收益 | 第71-78页 |
一、变量定义与样本选取 | 第71-73页 |
二、实证研究 | 第73-78页 |
第三节 组合流动性与收益 | 第78-90页 |
一、流动性风险调整的资产定价模型(LA-CAPM) | 第78-83页 |
二、无条件LA-CAPM模型 | 第83-84页 |
三、实证研究 | 第84-90页 |
第六章 流动性对风险的影响 | 第90-101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90-95页 |
一、基于市场影响和变现时间的VaR模型 | 第90-92页 |
二、基于买卖价差的VaR模型 | 第92-95页 |
第二节 实证研究 | 第95-101页 |
一、模型的建立 | 第95-96页 |
二、样本和数据 | 第96-97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97-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