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思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导论 | 第11-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分析框架 | 第13-15页 |
2 关于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综述 | 第15-21页 |
·国外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国内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 第17-18页 |
·总结和补充 | 第18-21页 |
3 我国的劳动力数量考察 | 第21-31页 |
·全国分城乡的情况 | 第21-26页 |
·我国的分城乡及总体人口特征 | 第21-22页 |
·我国各年龄分城乡人口密度结构特征 | 第22-26页 |
·农村人口的具体情况 | 第26-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4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思考 | 第31-59页 |
·对传统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反思 | 第31-47页 |
·就地非农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分析 | 第31-33页 |
·城市化转移途径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3-46页 |
·制约城市化转移劳动力因素的分析 | 第34-40页 |
·城市化制约因素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0-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发展劳动密集型环境产业转移农村简单劳动力 | 第47-59页 |
·机遇 | 第48-52页 |
·对环境治理的需求 | 第48-51页 |
·政府储蓄比重过大 | 第51-52页 |
·发展环境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 第52-56页 |
·防沙治水造林工程 | 第53-55页 |
·具体实施方式的探索 | 第55-56页 |
·宏观影响 | 第56-59页 |
5 结语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继续发挥传统劳动力转移途径的作用 | 第59-60页 |
·国家财政政策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 第60-61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