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主题 | 第12页 |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 ·研究结论和不足 | 第13-15页 |
| 第2章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 | 第15-30页 |
| ·公允价值的内涵 | 第15-18页 |
|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 第18-23页 |
| ·公允价值计量特征 | 第23-28页 |
| ·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 | 第28-30页 |
| 第3章 公允价值计量方法:SAFS157最新进展 | 第30-38页 |
| ·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概述 | 第30-32页 |
| ·现值技术 | 第32-35页 |
| ·公允价值层级 | 第35-38页 |
| 第4章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历史变迁 | 第38-42页 |
|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阶段(1997年~2000年) | 第38-39页 |
| ·回避公允价值计量阶段(2001年~2005年) | 第39-40页 |
| ·广泛谨慎应用公允价值计量阶段(2006年至今) | 第40-42页 |
| 第5章 新企业会计准则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 | 第42-64页 |
|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应用及经济后果 | 第42-46页 |
| ·公允价值计量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应用及经济后果 | 第46-52页 |
|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应用及经济后果 | 第52-61页 |
| ·新企业会计准则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的实证分析 | 第61-64页 |
| 第6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未来展望及建议 | 第64-67页 |
|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框架体系 | 第64页 |
| ·加强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 | 第64-65页 |
| ·完善与公允价值计量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治理环境 | 第65-66页 |
| ·强化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