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水文学论文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水文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8页
前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2页
   ·林冠层的水分传输第9-11页
   ·地被物层的水分传输第11页
   ·土壤层的水分传输第11-12页
2 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概况第12-15页
   ·气候第12-13页
   ·土壤和植被第13-15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22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22页
     ·降水量观测第16页
     ·降水变化规律观测第16-17页
     ·青海云杉林林冠截留测定第17页
     ·青海云杉林树干茎流测定第17-18页
     ·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现存量与持水量调查第18-19页
     ·苔藓、枯落物及土壤层截留降水研究第19页
     ·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及水土流失研究第19页
     ·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研究第19-20页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第20-21页
     ·土壤入渗性能研究第21页
     ·土壤水分的蒸发性能研究第21页
     ·灌丛林水文功能研究第21-2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2-42页
   ·排露沟流域年降水特征第22-23页
   ·降水垂直梯度变化规律第23-24页
   ·青海云杉林对降水的分配第24-26页
     ·林冠对降水的分配效应第24-25页
     ·不同降水量级树干茎流规律第25页
     ·苔藓枯落物层截留分配第25-26页
     ·土壤层对降水的截留第26页
   ·排露沟流域森林土壤的水文生态效应第26-30页
     ·森林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效应第26-27页
     ·森林土壤的水文生态效应第27-29页
     ·排露沟流域森林土壤水文生态效应评价第29-30页
   ·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规律研究第30-31页
   ·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研究第31-36页
     ·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第31-32页
       ·土壤水分弱利用层第31-32页
       ·土壤水分利用层第32页
       ·土壤水分调节层第32页
     ·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第32-33页
       ·土壤水分消耗期第32-33页
       ·土壤水分积累期第33页
       ·土壤水分消退期第33页
       ·土壤水分稳定期第33页
     ·土壤水分有效性评价第33-35页
     ·流域水源涵养林在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中的作用第35-36页
   ·土壤的入渗性能研究第36-37页
   ·土壤水分的蒸发性能分析第37-38页
     ·不同湿度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蒸发效能第37页
     ·风速对土壤蒸发的影响第37-38页
   ·灌丛林水文作用研究第38-42页
     ·不同灌丛类型枯落物持水性能分析第38-39页
     ·不同灌丛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与持水性能分析第39-41页
     ·不同灌丛类型土壤渗透性能分析第41-42页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综合评价第42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2-45页
   ·结论第42-43页
   ·讨论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作者简介第51-52页
导师简介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CAP模具设计与制造及ECAP工艺对铜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沙丘芦苇所含独特化合物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