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志文献整理研究及相关古籍医案数据库的构建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9-2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20页 |
一、怒志的生理学基础 | 第9-10页 |
二、影响怒志的因素 | 第10-11页 |
三、怒志具有多重性 | 第11-15页 |
四、怒志的致病方式 | 第15-16页 |
五、怒志与疾病 | 第16-18页 |
六、怒志致病的治疗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历代中医古籍怒志医案概况 | 第20-28页 |
一、先秦两汉至魏晋隋唐时期怒志医案概况 | 第20-21页 |
二、宋金元时期怒志医案概况 | 第21-22页 |
三、明朝怒志医案概况 | 第22-25页 |
四、清朝怒志医案概况 | 第25-27页 |
五、近现代怒志医案概况 | 第27-28页 |
第二部分 构建怒志古籍医案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 第28-33页 |
第一节 中医药古籍数字化的概况 | 第28-31页 |
一、中医药古籍书目数据库概况 | 第28页 |
二、中医药古籍全文数据库概况: | 第28-29页 |
三、中医药古籍专题数据库概况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构建怒志古籍医案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 第31-33页 |
第三部分 怒志古籍医案文献数据库的构建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国图数字DIPS系统 | 第33-38页 |
一、数据库加工平台 | 第33-34页 |
二、数据收集和整理 | 第34页 |
三、确定数据库框架结构 | 第34-35页 |
四、数据的著录、标引加工 | 第35-36页 |
五、构建中医疾病分类表和同义词典 | 第36页 |
六、数据整理入库 | 第36页 |
七、建立索引 | 第36-37页 |
八、数据库的发布 | 第37页 |
九、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怒志古籍医案文献数据库的应用 | 第38-41页 |
一、浏览 | 第38页 |
二、检索 | 第38-40页 |
三、检索结果处理 | 第40-41页 |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和展望 | 第41-43页 |
一、研究总结 | 第41-42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