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辩证唯物主义论文

虚拟自我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1 导论第13-45页
   ·问题的由来第13-24页
   ·虚拟自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24-28页
   ·虚拟自我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32页
   ·虚拟自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32-35页
   ·虚拟自我诸概念考辩及分类第35-45页
     ·自我、虚拟、虚拟自我第35-36页
     ·虚假、虚幻以及诸虚拟自我考辩第36-38页
     ·虚拟自我的分类第38-45页
2 表象虚拟自我第45-53页
   ·主观思维空间与虚拟自我第45-46页
   ·虚拟自我的时间、空间与角色第46-49页
     ·虚拟时间第46-47页
     ·虚拟空间第47-48页
     ·虚拟角色第48-49页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缘由探析第49-53页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途径第49-50页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缘由第50-53页
3 网络虚拟自我第53-61页
   ·网络虚拟技术与虚拟自我第53-54页
   ·网络虚拟自我存在的“四因”第54-61页
     ·虚拟自我的技术支撑第54-55页
     ·虚拟自我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第55-57页
     ·虚拟自我体现了人对精神性的虚拟追求第57-58页
     ·虚拟自我存在的物质载体第58-61页
4 西方学术史对自我虚拟性征思想的考察第61-77页
   ·西方哲学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表征第63-68页
   ·对西方哲学自我虚拟性思想的评价第68-70页
   ·西方心理学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考辩第70-75页
   ·对西方心理学虚拟性研究的评价第75-77页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考证第77-90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虚拟性征的探索第77-80页
   ·对中国传统文化虚拟性征研究的评析第80-82页
   ·自我的虚拟性存在第82-84页
   ·虚拟自我的特征第84-90页
     ·实在性第84页
     ·目的性第84-85页
     ·副本性第85-86页
     ·永恒性第86-87页
     ·虚拟性第87页
     ·异流性第87-88页
     ·电子性第88-90页
6 虚拟自我的行为、主体性、现实性第90-106页
   ·虚拟自我的行为第90-95页
     ·虚拟能力的特质和形式第91-93页
     ·虚拟行为的特征和作用第93-95页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第95-101页
     ·主体、自我及虚拟自我第95-97页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困惑第97-98页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特征第98-101页
   ·虚拟自我的现实性第101-106页
     ·虚拟自我的现实性前提第101-103页
     ·虚拟自我的现实困境第103-106页
7 虚拟自我的认同第106-121页
   ·自我认同与虚拟自我认同第107-109页
   ·虚拟自我的认同危机第109-121页
     ·表象虚拟自我认同危机第109-111页
     ·网络虚拟自我的认同危机及表现第111-115页
     ·网络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原因分析第115-117页
     ·虚拟自我认同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及其补救第117-121页
8 虚拟自我的调节第121-136页
   ·虚拟自我的正负功能及调节第121-125页
     ·自我调节与虚拟自我调节第123页
     ·人的自我需要自我调节的理论根据第123-124页
     ·虚拟自我调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第124-125页
   ·虚拟自我调节的内容第125-136页
     ·虚拟自我的重新定位和塑造第125-126页
     ·虚拟自我主体角色调整第126-127页
     ·虚拟自我的人格调整第127-129页
     ·虚拟自我心理调节第129-130页
     ·虚拟自我伦理自律探索第130-132页
     ·虚拟自我的虚拟生存调适第132-133页
     ·虚拟自我的法律存有意识第133-136页
9 虚拟自我的实现第136-148页
   ·表象虚拟自我实现及其理论确证第136-142页
     ·人的自我实现及其动机第136-138页
     ·马斯洛、马克思等对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确证第138-142页
   ·不同视角下的表象虚拟自我实现思想考查第142-145页
     ·从人的“二属性”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的可能性第142-143页
     ·从人的“生存境遇”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向度第143-144页
     ·从人的“动力系统”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第144页
     ·从艺术创作动机的“艺术情结”看虚拟自我的实现第144-145页
   ·网际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实现的途径(以虚拟游戏为例)第145-148页
10 从伦理及法律角度对虚拟自我的辩析第148-162页
   ·虚拟自我伦理观念自备的必然性第148-150页
   ·对表象虚拟自我的伦理探索第150-151页
   ·对网际虚拟自我的伦理考究第151-159页
     ·网络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的伦理失衡现象第152-156页
     ·建构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必须遵守的网络伦理规范第156-159页
   ·网络空间中虚拟自我的法律简释及建构规则第159-162页
11 虚拟自我的时代思考第162-187页
   ·哲学需要思考的新的时代课题第162-177页
     ·网络技术是自我虚拟性征加剧的技术根源第163-16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自我的虚拟性、精神性表证第167-170页
     ·从认识论角度考查虚拟自我第170-175页
     ·虚拟实践对虚拟自我的影响第175-177页
   ·人学对自我虚拟人性的探微第177-181页
     ·虚拟自我促就自我人性的丰富和发展第177-179页
     ·虚拟自我的人学生存困境及出路第179-181页
   ·虚拟自我:人类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第181-187页
     ·人的自我表达第181-184页
     ·虚拟自我的未来与人学展望第184-187页
12 虚拟自我的最终归宿:回归现实达致自我和谐第187-197页
   ·自我的小和谐:心理自我与生理自我的和谐统一第188-189页
   ·自我的现实与未来的和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第189-191页
   ·自我的现实与虚拟的和谐:现实自我与虚拟自我的和谐统一第191-194页
   ·自我的大和谐:小我与大我的和谐统一第194-197页
致谢第197-199页
参考文献第199-209页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及科研项目第209页

论文共2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O-1在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保护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关联理论对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