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外差探测中相位匹配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引言 | 第7页 |
·光学外差探测技术简介 | 第7-11页 |
·光外差的基本概念 | 第7-8页 |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中的光外差技术 | 第8-10页 |
·相干光通信中的外差探测 | 第10-11页 |
·光外差探测的其他应用 | 第11-1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激光外差探测原理 | 第15-37页 |
·电子频段的外差技术 | 第15-16页 |
·光学外差的原理 | 第16-23页 |
·光外差探测原理 | 第16-19页 |
·光外差探测的优点 | 第19-22页 |
·实现光外差探测的一些条件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外差探测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第23-31页 |
·光外差探测中的信噪比和探测效率 | 第23-24页 |
·垂直入射时系统的SNR | 第24-25页 |
·光斑尺寸不匹配 | 第25-26页 |
·束腰位置不匹配 | 第26-27页 |
·偏移失配对外差效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外差匹配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1-35页 |
·偏振态匹配对外差探测的影响 | 第31-32页 |
·振幅匹配对光外差探测的影响 | 第32-34页 |
·相位匹配对外差探测的影响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激光外差探测实验研究 | 第37-47页 |
·外差探测的实验光路图 | 第37-39页 |
·不同探测目标时光外差探测结果 | 第39-43页 |
·目标为镜面 | 第39页 |
·镜面上加一层擦镜纸 | 第39-40页 |
·镜面上加两层擦镜纸 | 第40-41页 |
·目标为易拉罐盖 | 第41页 |
·目标为机箱外壳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外差实验装置的一些改进 | 第43-46页 |
·信号光入射角和分光片的选择 | 第43-44页 |
·本振光路的改进 | 第44-45页 |
·波片和光阑的使用 | 第45页 |
·双胶合透镜的使用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目标表面回波信号相位统计特性 | 第47-59页 |
·相位匹配 | 第47-49页 |
·目标回波信号的统计特性 | 第49-57页 |
·激光散斑理论 | 第49-50页 |
·单独一点处的统计特性 | 第50-53页 |
·强度与相位的统计 | 第53-55页 |
·散斑图样与相干背景之和的一级统计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相位匹配的方法 | 第59-73页 |
·相位匹配的研究现状 | 第59页 |
·相位匹配—本振光路中加扰动 | 第59-65页 |
·理论分析 | 第60-61页 |
·本振光相位不受扰动时的中频电流 | 第61-62页 |
·目标回波信号相位随机分布,本振光路中加随机扰动 | 第62-65页 |
·小结 | 第65页 |
·回波信号相位分布与本振扰动的相位分布不同 | 第65-73页 |
·目标回波信号光相位分布为均匀分布 | 第66-69页 |
·回波相位为高斯随机分布 | 第69-71页 |
·目标回波相位服从泊松随机分布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本文总结 | 第73-74页 |
·进一步的工作与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