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城市的新发展对历史街区的冲击 | 第10页 |
·传统更新方法的不足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15页 |
·历史商业街区的概念和研究范围的限定 | 第15-18页 |
·研究对象的限定 | 第15-17页 |
·研究范围的限定 | 第17-1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9-20页 |
2 国外历史商业街区空间环境更新的经验与启示 | 第20-43页 |
·国外历史商业街空间环境的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传统商业街形式的产生 | 第20-21页 |
·历史城市中心区的衰退 | 第21页 |
·历史城市中心区的复兴 | 第21-22页 |
·国外历史商业街区空间环境更新的特点分析 | 第22-32页 |
·更新思想的转变——从大规模更新到小规模更新的转变 | 第22-24页 |
·更新的方法与措施 | 第24-31页 |
·更新的政策与管理 | 第31-32页 |
·实例分析——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空间环境更新 | 第32-35页 |
·历史背景 | 第32-33页 |
·改造背景 | 第33页 |
·改造内容及措施 | 第33-35页 |
·步行街环境的重点建设 | 第35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35-42页 |
·措施恰当 依托传统繁华商业区 | 第35-37页 |
·交通便利 流线合理 人流、车流可达性强 | 第37-38页 |
·弘扬文化 尊重传统 营造和谐的社会场所 | 第38-40页 |
·弘扬文化 尊重传统 营造和谐的社会场所 | 第40-41页 |
·街区商业特色鲜明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3 我国历史商业街空间环境更新的现状分析 | 第43-72页 |
·我国历史商业街空间环境的发展概况 | 第43-46页 |
·历史沿革 | 第43-45页 |
·现状概况 | 第45-46页 |
·我国历史商业街区空间环境更新的现实问题分析 | 第46-54页 |
·经济问题 | 第46-49页 |
·生态环境因素 | 第49-54页 |
·我国历史商业街区空间环境更新的动因分析 | 第54-58页 |
·经济因素 | 第54-56页 |
·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 | 第56页 |
·人本主义的复苏 | 第56-58页 |
·实例分析——哈尔滨中央大街空间环境更新 | 第58-66页 |
·历史沿革 | 第58-59页 |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 第59-61页 |
·改善措施 | 第61-66页 |
·当前我国历史商业街区空间环境更新的经验与教训 | 第66-71页 |
·成功经验 | 第67-70页 |
·沉痛的教训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4 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设计综述 | 第72-86页 |
·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原则及其类型 | 第72-75页 |
·设计原则 | 第72-73页 |
·步行商业街的类型 | 第73-75页 |
·步行商业街的平面形态 | 第75页 |
·商业街区空间的物理量度 | 第75-79页 |
·街道的长度 | 第75-76页 |
·街道的宽度 | 第76-78页 |
·街道的横断面 | 第78-79页 |
·街道开口距离 | 第79页 |
·街道人口密度 | 第79页 |
·步行商业街区的空间设计 | 第79-86页 |
·步行商业街区空间设计目标及原则 | 第80-81页 |
·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序列 | 第81-82页 |
·步行商业街空间的界面 | 第82-83页 |
·步行商业街区的景观设计 | 第83-86页 |
·小结 | 第86页 |
5 商业街区空间更新设计与城市设计 | 第86-106页 |
·历史商业街区空间环境更新进行城市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 第87-90页 |
·更新中存在的众多问题要求加强城市设计研究 | 第87-88页 |
·更新中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脱节,需要加强城市设计的研究 | 第88-89页 |
·历史商业环境更新的城市设计内涵 | 第89-90页 |
·现代城市的开发模式 | 第90-92页 |
·商业街区相关的城市设计研究 | 第92-95页 |
·文脉资源与步行商业街区 | 第93页 |
·交通形态与步行商业街区 | 第93-95页 |
·生态绿色与步行商业街区 | 第95页 |
·历史商业街区开发与城市设计对策 | 第95-100页 |
·建筑空间城市化 | 第95-96页 |
·城市空间室内化 | 第96-98页 |
·建筑功能综合化 | 第98页 |
·建筑开发群体化 | 第98-99页 |
·交通网格立体化 | 第99-100页 |
·城市规划政策与管理层面的策略与方法 | 第100-105页 |
·建立以“过程”为目标的城市设计调控体系 | 第100-102页 |
·建立鼓励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 | 第102-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6 历史商业街区空间环境更新发展展望 | 第106-118页 |
·改造后大连天津街发展展望 | 第106-114页 |
·历史进程 | 第106-10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07-111页 |
·空间环境更新方法探讨 | 第111-114页 |
·实现振兴 | 第114-116页 |
·对过时的认识 | 第115页 |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 第115页 |
·认清机遇 | 第115-116页 |
·改进管理方式 | 第116页 |
·成功的振兴 | 第116-118页 |
·物质环境振兴 | 第116页 |
·经济振兴 | 第116-117页 |
·社会振兴 | 第117-118页 |
结语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0页 |
附录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