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恢复性司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1页
引言第11-12页
一、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论第12-21页
 (一) 恢复性司法的含义第12-15页
 (二) 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第15页
 (三) 恢复性司法的特点第15-16页
 (四) 与传统的报应性司法的关系第16-18页
 (五) 恢复性司法的适用第18-21页
二、恢复性司法的社会背景和源流第21-29页
 (一) 社会背景考察第21-26页
 (二) 源流追溯第26-29页
三、恢复性司法的运作模式第29-34页
 (一) 被害人—加害人调解模式第29-30页
 (二) 会议模式第30-31页
 (三) 圈形模式第31-32页
 (四) 补偿委员会第32页
 (五) 社区服务第32-34页
四、恢复性司法制度的评价第34-38页
 (一) 以被害人为视角第34-35页
 (二) 以加害人为视角第35页
 (三) 以社区为视角第35-36页
 (四) 经济分析的角度第36页
 (五) 预防犯罪的角度第36-38页
五、恢复性司法面临的挑战第38-41页
 (一) 可能会削弱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第38页
 (二) 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第38-39页
 (三) 缺乏正当程序的保障第39-41页
六、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问题分析第41-52页
 (一) 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可行性因素第41-46页
 (二) 引入恢复性司法的障碍性因素第46-47页
 (三) 本土化的基本观点——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改良第47-49页
 (四) 探索构建中国的恢复性司法第49-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和解制度探究
下一篇:论电子证据的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