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时效制度概述 | 第9-19页 |
第一节 时效的含义与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节 时效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4页 |
第三节 时效制度本质之分析 | 第14-17页 |
第四节 我国民事时效制度基本类型缺失的补正问题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构建取得时效的理论依据及法价值思考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取得时效制度理论依据的探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取得时效制度的法价值思考 | 第20-24页 |
第三章 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的生存空间 | 第24-29页 |
第一节 取得时效制度与善意取得制度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取得时效制度与不动产登记制度 | 第26-29页 |
第四章 取得时效制度适用范围的设计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所有权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他物权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其他财产权与取得时效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取得时效构成要件的设计 | 第35-40页 |
第一节 构成要件之一占有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构成要件之二时间 | 第37-40页 |
第六章 取得时效的法律效力及与消灭时效并存的协调问题 | 第40-43页 |
第一节 取得时效的法律效力 | 第40页 |
第二节 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并存的协调问题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