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电信级以太网及技术比较 | 第11-17页 |
·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特征 | 第11-12页 |
·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选择 | 第12-17页 |
·T-MPLS 技术 | 第13-14页 |
·PBT 技术 | 第14-15页 |
·技术比较 | 第15-17页 |
第三章 PBT 技术解析 | 第17-37页 |
·PBT 工作原理 | 第17-21页 |
·PBT 的可扩展性技术 | 第21-24页 |
·QinQ 扩展技术 | 第22页 |
·MAC-in-MAC 扩展技术 | 第22-24页 |
·PBT 的可靠性技术 | 第24-26页 |
·APS 保护倒换 | 第24页 |
·环网保护 | 第24-26页 |
·PBT 的OAM 技术 | 第26-28页 |
·PBT 的OAM 需求 | 第27页 |
·PBT 的OAM 标准 | 第27-28页 |
·PBT 的QoS 技术 | 第28-33页 |
·DiffServ QoS 关键技术 | 第30-32页 |
·PBT 中使用的QoS | 第32-33页 |
·PBT 控制平面技术 | 第33-37页 |
·PLSB 协议原理 | 第33-36页 |
·环路抑制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以太网OAM 实现 | 第37-53页 |
·EFM OAM 技术实现 | 第38-44页 |
·相关概念 | 第38-40页 |
·运行机制 | 第40-42页 |
·报文格式 | 第42-44页 |
·CFM OAM 技术实现 | 第44-50页 |
·相关概念 | 第45-46页 |
·运行机制 | 第46-49页 |
·报文格式 | 第49-50页 |
·Y.1731 技术 | 第50-53页 |
第五章 OAM 功能模块设计与仿真 | 第53-65页 |
·仿真环境 | 第53-54页 |
·CFM 仿真系统 | 第54-55页 |
·CFM 模块设计 | 第55-60页 |
·连通性检查协议 Continuity Check Protocol | 第56-58页 |
·环回协议 Loopback protocol | 第58-59页 |
·链路追踪协议 Linktrace protocol | 第59-60页 |
·仿真结果 | 第60-65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工作总结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