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绪论 | 第7-21页 |
| ·引言 | 第7页 |
| ·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基本机理 | 第7-9页 |
| ·光催化氧化技术的特点 | 第9页 |
|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第9-11页 |
| ·染料废水的处理 | 第9-10页 |
| ·卤代有机化合物的处理 | 第10页 |
| ·农药的去除 | 第10页 |
| ·空气净化 | 第10页 |
| ·无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 | 第10页 |
| ·抗菌效果的研究 | 第10-11页 |
| ·光催化氧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 ·催化剂 | 第11页 |
| ·光与光强 | 第11-12页 |
| ·光生电子的俘获剂 | 第12页 |
| ·温度和pH 值 | 第12页 |
| ·催化剂用量 | 第12页 |
| ·无机盐 | 第12-13页 |
| ·催化剂的热处理 | 第13页 |
| ·催化剂的固定化技术 | 第13页 |
|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历史和背景 | 第13-14页 |
| ·光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14-17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发展方向及要解决的问题 | 第15-17页 |
| ·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TiO_2光催化剂可见光化 | 第17-19页 |
| ·新型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 | 第19页 |
| ·论文的选题思想及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 ·试验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2 氧化亚铜的制备与表征 | 第21-38页 |
| ·引言 | 第21-23页 |
| ·湿法制备氧化亚铜 | 第21-22页 |
| ·干法制备氧化亚铜 | 第22页 |
| ·电解法制备氧化亚铜 | 第22-23页 |
| ·Cu_2O 的特性与制备研究 | 第23-25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 ·试剂 | 第25-26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 ·不同水合肼用量对氧化亚铜的影响 | 第26-31页 |
| ·不同还原剂对氧化亚铜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加热时间对氧化亚铜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样品的表征 | 第33-36页 |
| ·样品的XRD 分析 | 第33-34页 |
| ·样品的 SEM 分析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3 Cu_2O 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第38-48页 |
| ·亚甲基蓝的性质 | 第38页 |
| ·Cu_2O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试验 | 第38-47页 |
| ·实验试剂 | 第38-39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39页 |
| ·实验装置 | 第39-40页 |
|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 ·分析方法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Cu_2O 对偶氮染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第48-60页 |
| ·甲基橙的性质 | 第48页 |
| ·Cu_2O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试验 | 第48-59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8-49页 |
| ·甲基橙浓度测试方法 | 第49-50页 |
| ·试验方法 | 第50-51页 |
| ·分析方法 | 第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5 Cu_2O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及其反应机理研究 | 第60-68页 |
| ·氧化亚铜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60-62页 |
| ·氧化亚铜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62-67页 |
| ·羟基自由基反应简式 | 第64-65页 |
| ·甲基橙的降解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