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监测点位置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30页 |
·关于围岩稳定与监测的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状况 | 第12-28页 |
·围岩稳定性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围岩稳定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4-16页 |
·围岩失稳判定方法 | 第16-17页 |
·围岩稳定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爆破地震效应的产生及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爆破地震效应常用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现有矿山围岩稳定性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21-24页 |
·常用数值分析软件简介和应用 | 第24-27页 |
·矿山监测中常用传感器布置研究 | 第27-28页 |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8-30页 |
·课题意义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 课题工程背景 | 第30-38页 |
·矿区地质条件 | 第30-31页 |
·矿床地质条件 | 第31-33页 |
·矿床构造 | 第31页 |
·断裂蚀变带地质特征 | 第31-32页 |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2-33页 |
·矿区生产现状概述 | 第33-34页 |
·巷道断面形式及分布特点 | 第34-36页 |
·现场调研 | 第36-38页 |
3 矿区地压活动规律FLAC~(3D)模拟分析 | 第38-53页 |
·FLAC~(3D)简介 | 第38-39页 |
·力学模型的建立及矿石岩体参数的确定 | 第39-42页 |
·矿石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39-40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水平采切工程及其进路周围岩体中的应力分布 | 第42-53页 |
·原岩应力的模拟 | 第42-44页 |
·各步开挖对平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第44-49页 |
·各步开挖对相邻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第49-53页 |
4 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53-74页 |
·矿区爆破施工方法及特点 | 第53-56页 |
·爆破震动效应判定标准 | 第56-57页 |
·爆破地震波的选取 | 第57-60页 |
·动力荷载作用下计算过程 | 第60-62页 |
·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果分析 | 第62-72页 |
·平巷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 | 第62-66页 |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 | 第66-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围岩稳定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 第74-94页 |
·监测目的 | 第74页 |
·监测手段 | 第74-75页 |
·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 第75-90页 |
·回采巷道计算结果分析 | 第76-82页 |
·平巷计算结果分析 | 第82-90页 |
·传感器监测系统优化布置 | 第90-92页 |
·布置原则 | 第90-91页 |
·监测系统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