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玉米DNA指纹库构建的多重PCR扩增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 第8-16页 |
| ·RFLP标记 | 第8-9页 |
| ·RAPD标记 | 第9页 |
| ·AFLP标记 | 第9-10页 |
| ·SSR标记 | 第10-15页 |
| ·SNP标记 | 第15-16页 |
| ·多重 PCR 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DNA 指纹库构建的研究 | 第17-18页 |
| ·国外DNA指纹库构建概述 | 第17页 |
| ·我国玉米 DNA 指纹库构建情况及应用前景 | 第17-18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30页 |
| ·DNA的提取 | 第21页 |
| ·PCR扩增 | 第21页 |
| ·电泳检测 | 第21-23页 |
| ·引物的重新设计 | 第23-28页 |
| ·多重PCR组合的软件评估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48页 |
| ·新设计引物的筛选确定 | 第30-40页 |
| ·多重PCR组合构建的基本过程 | 第40-42页 |
| ·产物片断大小对多重PCR组合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引物间相互作用对多重PCR组合的影响 | 第41页 |
| ·组合中引物主带与另一引物非特异带之间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普通多重 PCR组合的建立 | 第42-45页 |
| ·荧光多重 PCR组合的建立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8-52页 |
| ·关于多重PCR的组合模式 | 第48页 |
| ·关于多重PCR体系的优化 | 第48-49页 |
| ·关于荧光多重PCR组合 | 第49-50页 |
| ·荧光多重PCR与普通多重PCR的不同 | 第49-50页 |
| ·荧光多重PCR组合的类型 | 第50页 |
| ·关于多重PCR组合构建的研究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