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1 镧系元素络合物的荧光特性 | 第8-10页 |
2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 | 第10-14页 |
·解离增强镧系元素荧光免疫分析 | 第10-12页 |
·Cyber Fluor TRFIA | 第12页 |
·酶放大TRFIA(EATRFIA) | 第12-13页 |
·Eu~(3+)-穴状化合物TRFIA | 第13-14页 |
3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应用 | 第14-15页 |
·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页 |
·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页 |
·在物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页 |
·在细胞活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4 检测胰岛素的意义 | 第15页 |
5 胰岛素免疫分析试剂盒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血清Insulin TRFIA的建立 | 第16-42页 |
1 实验部分 | 第16-1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6页 |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试剂配制 | 第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Eu~(3+)标记抗-Insulin McAb | 第17页 |
·固相抗体的制备 | 第17页 |
·Insulin标准品的配制 | 第17页 |
·血清Insulin TRFIA | 第17页 |
2 结果 | 第17-40页 |
·抗体的选择 | 第17-20页 |
·标记条件的选择 | 第20-21页 |
·DTTA-Eu(3+)与抗-Insulin McAb不同投料比的选择 | 第20-21页 |
·标记缓冲液pH的选择 | 第21页 |
·包被条件的选择 | 第21-23页 |
·包被缓冲液介质的选择 | 第21-22页 |
·包被缓冲液离子强度的选择 | 第22页 |
·包被抗体浓度的选择 | 第22-23页 |
·标准品介质的选择 | 第23-24页 |
·人血清的处理 | 第23-24页 |
·其它介质的处理及配制 | 第24页 |
·选择配制标准品的介质 | 第24页 |
·标记物用量的选择 | 第24-25页 |
·分析缓冲液成分的选择 | 第25-29页 |
·BSA浓度的选择 | 第25-26页 |
·Tween-20浓度的选择 | 第26页 |
·正常鼠血清浓度的选择 | 第26-27页 |
·牛γ球蛋白浓度的选择 | 第27-28页 |
·惰性染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标准品或待测样品加样量的选择 | 第29页 |
·一步法与二步法的比较 | 第29-30页 |
·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30页 |
·标记物稀释时间的选择 | 第30-31页 |
·湿板与干板保存方法的比较 | 第31-32页 |
·方法学鉴定 | 第32-40页 |
·标准曲线 | 第32页 |
·"hook"效应 | 第32-33页 |
·灵敏度 | 第33页 |
·精密度 | 第33-34页 |
·健全性 | 第34页 |
·回收率 | 第34-35页 |
·交叉 | 第35页 |
·试剂盒的稳定性 | 第35-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