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研究的必要性、价值 | 第9-10页 |
二、目前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本文收集的资料和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本文的创新、突破之处 | 第12页 |
第一章 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社会意义与决策监管的问题反思 | 第12-17页 |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社会意义 | 第12-13页 |
(一) 通过主要涉足非赢利的公益性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第12-13页 |
(二) 通过涉足投资大、风险大、影响面大的超大型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第13页 |
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监管的问题反思 | 第13-17页 |
(一) 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 第14-15页 |
(二) 缺少决策信息公示制度 | 第15页 |
(三) 公开招投标决策制度不健全 | 第15页 |
(四) 行政监管体制机制不合理 | 第15-16页 |
(五) 责任追究机制亟待完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的构建动因 | 第17-28页 |
一、责任追究制——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 第17-22页 |
(一) “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 | 第17-21页 |
(二) 责任型政府——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 | 第21-22页 |
(三) 有权必有责——责任型政府的内在规定 | 第22页 |
二、责任追究制——解决政府内部问题的需要 | 第22-24页 |
(一) 政府官员责任观念的养成 | 第22页 |
(二) 私利驱动的有力遏制 | 第22-23页 |
(三) 提高决策水平的要求 | 第23页 |
(四) 维护财政性资金安全的关键 | 第23-24页 |
三、责任追究制——政府外部压力的回应 | 第24-28页 |
(一) 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 | 第24-25页 |
(二) 与世界接轨的需要 | 第25-26页 |
(三) 市场作用的结果 | 第26-27页 |
(四) 强化外部监督的关键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的阻力分析 | 第28-33页 |
一、来自政府内部的阻力 | 第28-31页 |
(一)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糟粕被固守 | 第28-29页 |
(二) 政府内部职能边界依然模糊 | 第29页 |
(三) 行政决策信息透明度不高 | 第29-30页 |
(四) 内部监督体系不协调 | 第30-31页 |
二、来自政府外部的阻力 | 第31-33页 |
(一) 公民的责任追究意识淡薄 | 第31页 |
(二) 对行政权力的外部监督制约不力 | 第31-32页 |
(三) 有效制衡力量的缺失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的构建思考 | 第33-45页 |
一、引入“新公共管理”理念 | 第33-37页 |
(一) 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 第34页 |
(二) 培养公民的问责意识 | 第34-35页 |
(三) 切实推行政府绩效管理 | 第35-37页 |
二、推广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 第37-39页 |
(一) 为何推广“代建制” | 第37-38页 |
(二) 对“代建制”的依法管理 | 第38-39页 |
三、完善有关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法律规范 | 第39-40页 |
四、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机制 | 第40-45页 |
(一) 依法构建统一协调的行政监管机制 | 第40页 |
(二) 依法构建项目决策信息公示和听证制度 | 第40-41页 |
(三) 依法构建项目决策“制衡及其失误后的严格责任追究”机制 | 第41-42页 |
(四) 依法构建决策实施跟踪反馈的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五) 依法建立责任追究公示制度 | 第43-44页 |
(六) 依法构建责任追究失误救济机制 | 第44-45页 |
结束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