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0-19页 |
(一)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 | 第10-16页 |
1、国外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 第11-13页 |
2、我国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 | 第13-16页 |
(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 | 第16-17页 |
(三) 研究现状的总结与反思 | 第17-19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9-31页 |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1、多元智能理论 | 第19页 |
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第19-24页 |
3、后现代主义理论 | 第24页 |
4、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二) 构建整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的原则 | 第28-30页 |
1、导向性原则 | 第28页 |
2、人本性原则 | 第28-29页 |
3、有效性原则 | 第29页 |
4、开放性原则 | 第29-30页 |
5、发展性原则 | 第30页 |
6、可行性原则 | 第30页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0-31页 |
1、数学课堂教学 | 第30页 |
2、课堂教学评价 | 第30页 |
3、初中数学课程 | 第30-31页 |
4、评价策略 | 第31页 |
四、教学评价策略的构建 | 第31-49页 |
(一)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构建 | 第31-42页 |
1. 对整合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的评价 | 第33-36页 |
2、对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实施的评价 | 第36-39页 |
3、从教学效果来评价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数学课堂教学 | 第39-40页 |
4、对教学资源的评价 | 第40-42页 |
(二)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5页 |
(三) 各项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及其评价方案的拟定 | 第45-48页 |
1、量化方法 | 第45-48页 |
2、质性评价方法 | 第48页 |
(四) 对使用评价标准的思考 | 第48-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1 | 第53-54页 |
附录2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