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论 | 第10-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2页 |
三、本文的思路与结构 | 第12-13页 |
第1章 共益债务的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共益债务的内涵 | 第13-16页 |
·债和债务的含义 | 第13页 |
·共益债务和破产费用的联系和区别 | 第13-15页 |
·共益债务的性质 | 第15-16页 |
·共益债务的法律特征 | 第16-17页 |
·共益债务发生于破产程序开始后 | 第16页 |
·共益债务为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发生 | 第16-17页 |
·共益债务受破产财产优先偿付 | 第17页 |
·共益债务由破产财产随时清偿 | 第17页 |
·共益债务制度的功能和价值 | 第17-20页 |
·共益债权人地位的特殊性 | 第17-18页 |
·债权人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之维护 | 第18页 |
·维持破产财产的价值并追求可能的增值 | 第18页 |
·优先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社会政策 | 第18-19页 |
·实现实质公平和正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共益债务制度的比较法考察及其启示 | 第20-26页 |
·合并制的共益债务立法例 | 第20-23页 |
·美国的管理费用制度 | 第20-22页 |
·日本的财团债权制度 | 第22-23页 |
·分别制的共益债务立法例 | 第23-24页 |
·德国的财团债权制度 | 第23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财团费用和财团债务制度 | 第23-24页 |
·比较法考察的启示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企业破产法》中的共益债务制度解读 | 第26-45页 |
·作为共益债务的合同之债 | 第27-31页 |
·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 | 第27-29页 |
·管理人处理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之法律原则 | 第29-31页 |
·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所生债务之处理 | 第31页 |
·作为共益债务的法定之债 | 第31-34页 |
·债务人财产受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 | 第33页 |
·债务人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 | 第33-34页 |
·作为共益债务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 | 第34-35页 |
·劳动报酬 | 第34页 |
·社会保险 | 第34-35页 |
·为债务人继续营业而应支付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债务 | 第35页 |
·作为共益债务的侵权之债 | 第35-38页 |
·管理人或者相关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 第36-37页 |
·债务人财产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 第37-38页 |
·共益债务与破产法中的其它优先权及其清偿 | 第38-45页 |
·共益债务与别除权 | 第38-41页 |
·共益债务与劳动债权 | 第41-42页 |
·共益债务与税收优先权 | 第42-43页 |
·共益债务的清偿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一、著作类 | 第46-47页 |
二、论文类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