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29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11-18页 |
二、知情同意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8-26页 |
三、本文写作思路 | 第26-29页 |
1 知情同意的由来、发展及其概念 | 第29-71页 |
·医生和病人:“沉默的世界” | 第30-36页 |
·知情同意的产生 | 第36-43页 |
·知情同意:自主授权还是共同决策 | 第43-53页 |
·知情同意的要素 | 第53-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2 知情同意的理论基础 | 第71-95页 |
·社会契约论和同意理论的来源 | 第71-75页 |
·以权利为基础的同意理论 | 第75-79页 |
·道义论对知情同意的辩护 | 第79-84页 |
·个人受益最大化的同意理论 | 第84-90页 |
·自主性的基础及其争论 | 第90-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3 知情同意在中国面临的困惑 | 第95-113页 |
·对知情同意文化因素的解释 | 第95-99页 |
·家庭同意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地位? | 第99-103页 |
·家长主义还是个人自主? | 第103-109页 |
·能否称之为文化的挑战? | 第109-112页 |
小结 | 第112-113页 |
4 中国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病人和医生 | 第113-130页 |
·“医乃仁术”:古代中国的医患关系 | 第113-117页 |
·近代中国的医学伦理 | 第117-121页 |
·对个人权利和自主性的诉求 | 第121-125页 |
·医患的困境:自主性的缺乏和信任的缺失 | 第125-129页 |
小结 | 第129-130页 |
5 自主性、个人及其关系:文化的诠释 | 第130-154页 |
·自主性:含义及目的 | 第130-136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个人 | 第136-141页 |
·社会本位还是个体本位? | 第141-146页 |
·医学临床和研究情境中的病人/受试者、医生/研究者和家庭 | 第146-149页 |
·医生和病人、研究者和受试者的关系:是道德异乡人? | 第149-152页 |
小结 | 第152-154页 |
6 知情同意――交流和决策的模式 | 第154-182页 |
·场域模式中的医生/研究者和病人/受试者 | 第154-158页 |
·知情同意――自主、交流和协议 | 第158-163页 |
·场域模式和临床决策 | 第163-168页 |
·研究中的知情同意 | 第168-174页 |
·个人同意、群体同意及家长主义 | 第174-181页 |
小结 | 第181-182页 |
7 知情同意的法律和法规:分析和建议 | 第182-203页 |
·临床知情同意立法在西方的历史 | 第182-186页 |
·研究中的知情同意:西方的立法和监督机制 | 第186-189页 |
·评估和建议一:中国临床实践中的知情同意法规和条例 | 第189-196页 |
·评估和建议二:中国研究情形中知情同意法规和立法 | 第196-202页 |
小结 | 第202-203页 |
结论 | 第203-205页 |
致谢 | 第205-207页 |
参考文献 | 第207-2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