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激电法在浙江省常山县苦麻岭地区钨、锡、钼多金属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激发极化法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13-24页 |
·激发极化法发展现状 | 第13-23页 |
·激发极化法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24-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主要工作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双频激电法概述 | 第27-43页 |
·激发极化法应用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电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效应 | 第27-30页 |
·离子导体的激发极化效应 | 第30-32页 |
·激发极化法的频率特性 | 第32-35页 |
·影响岩(矿)石的频率特性的因素 | 第35-37页 |
·双频激电法基本原理 | 第37-43页 |
·双频激电法的观测参数 | 第37-38页 |
·双频激电法的观测方法及特点 | 第38-41页 |
·双频激电法野外施工注意事项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 第43-53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43-45页 |
·地层 | 第43页 |
·构造 | 第43-44页 |
·岩浆 | 第44-45页 |
·变质作用 | 第45页 |
·区域矿产 | 第45页 |
·研究区地质特征 | 第45-49页 |
·地层 | 第46-47页 |
·构造 | 第47-48页 |
·岩浆 | 第48页 |
·围岩蚀变 | 第48-49页 |
·研究区矿石特征 | 第49页 |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第49-50页 |
·研究区地球物理特征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工作方法技术 | 第53-63页 |
·测网布置 | 第53-55页 |
·工作方法 | 第55-58页 |
·仪器设备 | 第55页 |
·电极装置的选择 | 第55-57页 |
·工作频率的选择 | 第57-58页 |
·工作中干扰的分析和克服 | 第58-63页 |
·激电测量中电极效应的干扰分析 | 第58页 |
·电极接地问题的分析及克服 | 第58-59页 |
·激电测量中电磁耦合效应的干扰及克服 | 第59-60页 |
·天然干扰的存在和影响 | 第60页 |
·偶然及人文干扰的存在和影响 | 第60-61页 |
·地质干扰的存在和影响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双频激电数据的处理 | 第63-67页 |
·激电测深数据的整理 | 第63页 |
·剖面测深数据的九点均滑处理 | 第63-67页 |
第六章 物探成果的推断与解释 | 第67-85页 |
·孔旁对称四极测深试验 | 第67-70页 |
·花岗岩岩体深部变化规律认识 | 第70-75页 |
·视电阻率单点曲线认识 | 第70-73页 |
·花岗岩岩体埋深及变化规律 | 第73-75页 |
·异常的推断与解释 | 第75-85页 |
第七章 工程验证 | 第85-87页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建议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