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0-66页 |
·质谱概述 | 第10-13页 |
·质谱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1页 |
·质谱仪器的组成 | 第11-13页 |
·电喷雾电离技术 | 第13-18页 |
·电喷雾电离技术的发展简介 | 第13-16页 |
·电喷雾机理 | 第16-18页 |
·质谱技术的应用 | 第18-21页 |
·非共价相互作用 | 第21-47页 |
·复合物的电喷雾研究历史 | 第22-24页 |
·液相和气相ESI-MS测量的关系 | 第24-26页 |
·非共价相互作用 | 第26-29页 |
·电喷雾质谱研究非共价相互作用 | 第29-31页 |
·电喷雾质谱研究蛋白质非共价复合物的实验条件 | 第31-34页 |
·电喷雾质谱应用于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研究实例 | 第34-47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47-48页 |
·环糊精与客体非共价复合物的ESI-MS 研究 | 第47页 |
·细胞色素C 与人参皂苷非共价复合物的ESI-MS 研究 | 第47-48页 |
·氨基酸与人参皂苷非共价复合物的ESI-MS研究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66页 |
第二章 非共价复合物解离常数的测定 | 第66-91页 |
·文献采用的计算方法 | 第66-72页 |
·液相方法 | 第66-70页 |
·气相方法 | 第70-72页 |
·电喷雾质谱计算非共价复合物解离常数时存在的问题 | 第72页 |
·本论文所提出的计算方法 | 第72-88页 |
·一种主体一种客体体系 | 第72-77页 |
·一种客体一个结合位点 | 第72-73页 |
·一种客体两个结合位点 | 第73-75页 |
·一种客体多个结合位点 | 第75-77页 |
·一种主体多种客体体系 | 第77-88页 |
·两种客体一个结合位点 | 第77-78页 |
·两种客体两个结合位点 | 第78-80页 |
·三种客体两个结合位点 | 第80-83页 |
·三种客体三个结合位点 | 第83-88页 |
·小结 | 第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第三章 电喷雾质谱研究环糊精与客体的非共价复合物 | 第91-156页 |
·引言 | 第91-105页 |
·环糊精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 第91-94页 |
·环糊精的化学结构 | 第91-92页 |
·环糊精的物理性质 | 第92-93页 |
·环糊精的生物学性质 | 第93-94页 |
·环糊精的应用 | 第94-97页 |
·作为超分子体系主体的应用 | 第94-95页 |
·环糊精在色谱和电泳分离对映体中的应用 | 第95页 |
·环糊精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第95页 |
·环糊精在食品、日用品、药品和农业中的应用 | 第95-96页 |
·环糊精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 第96-97页 |
·环糊精与药物非共价作用的研究 | 第97-105页 |
·环糊精在药物配方中的作用 | 第97-98页 |
·药物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98-99页 |
·环糊精与药物包合物的合成和表征方法 | 第99-103页 |
·环糊精与客体的包合模式 | 第103-104页 |
·环糊精包合热力学和包合机理研究 | 第104-105页 |
·环糊精与染料分子的非共价复合物 | 第105-125页 |
·试剂 | 第105页 |
·仪器 | 第105-106页 |
·样品制备 | 第106-107页 |
·实验仪器参数 | 第107-10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25页 |
·环糊精、染料及其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 | 第108-115页 |
·复合物解离常数的计算 | 第115-124页 |
·曲线拟合 | 第124页 |
·结构对复合物解离常数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环糊精与西药分子的非共价复合物 | 第125-144页 |
·试剂 | 第125-126页 |
·仪器 | 第126页 |
·样品制备 | 第126页 |
·实验仪器参数 | 第126-1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8-144页 |
·环糊精、药物及其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 | 第128-133页 |
·复合物解离常数的计算 | 第133-139页 |
·结果分析 | 第139-143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143-144页 |
·环糊精与蛇床子素的非共价复合物 | 第144-148页 |
·实验部分 | 第144-14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44页 |
·质谱实验 | 第144页 |
·荧光光谱实验 | 第144-1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5-148页 |
·蛇床子素及其与β-CD 复合物的质谱 | 第145-146页 |
·质谱法测定β-CD 与蛇床子素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 第146-147页 |
·荧光光谱法测定β-CD 与蛇床子素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 第147-148页 |
·小结 | 第148-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6页 |
第四章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细胞色素C与人参皂苷的非共价复合物 | 第156-177页 |
·引言 | 第156-158页 |
·实验部分 | 第158-159页 |
·样品与试剂 | 第158页 |
·仪器与实验条件 | 第158页 |
·样品制备 | 第158-1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59-173页 |
·细胞色素C 的电喷雾质谱 | 第159页 |
·人参皂苷的电喷雾质谱 | 第159-161页 |
·细胞色素C 与人参皂苷复合物的质谱 | 第161-165页 |
·一种人参皂苷体系 | 第162-164页 |
·两种人参皂苷体系 | 第164-165页 |
·细胞色素C 与人参皂苷复合物解离常数的计算 | 第165-173页 |
·一种人参皂苷体系 | 第165-170页 |
·两种人参皂苷体系 | 第170-173页 |
·小结 | 第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177页 |
第五章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氨基酸与人参皂苷的非共价复合物 | 第177-192页 |
·引言 | 第177-178页 |
·实验部分 | 第178-179页 |
·试剂 | 第178页 |
·仪器与实验条件 | 第178页 |
·样品制备 | 第178-17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79-189页 |
·人参皂苷的电喷雾质谱 | 第179-180页 |
·人参皂苷与色氨酸的电喷雾质谱 | 第180-182页 |
·人参皂苷与色氨酸的正离子质谱 | 第180-181页 |
·人参皂苷与色氨酸的负离子质谱 | 第181-182页 |
·人参皂苷与其它氨基酸的相互作用 | 第182-183页 |
·人参皂苷与氨基酸复合物的串联质谱 | 第183-185页 |
·氨基酸与人参皂苷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 第185-189页 |
·小结 | 第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192页 |
附录 | 第192-194页 |
作者简历 | 第192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第192-194页 |
摘要 | 第194-196页 |
Abstract | 第196-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