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42页 |
1 基因组印记的研究进展 | 第14-30页 |
·基因组印记的发现 | 第14-15页 |
·印记基因的特征 | 第15-19页 |
·印记基因成簇存在 | 第15页 |
·印记中的非编码RNA | 第15-16页 |
·差异甲基化区域 | 第16页 |
·印记基因复制的不同步性 | 第16-17页 |
·印记基因遗传印记的时空性 | 第17页 |
·印记基因遗传印记的保守性 | 第17-19页 |
·基因组印记的分子机制 | 第19-24页 |
·印记基因的甲基化 | 第19页 |
·印记去除、形成和维持过程中的甲基化变化 | 第19-20页 |
·印记基因表达调控的经典实例 | 第20-24页 |
·基因组印记与疾病 | 第24-27页 |
·基因组印记疾病的遗传学基础 | 第24-25页 |
·与基因组印记异常相关的疾病 | 第25-27页 |
·印记与进化 | 第27-28页 |
·营养冲突假说 | 第27页 |
·合子中的亲本冲突假说 | 第27-28页 |
·适应假说 | 第28页 |
·印记的检测方法 | 第28-30页 |
2 基因组印记与动物遗传育种 | 第30-35页 |
·印记基因的生理功能 | 第30-31页 |
·在家畜中鉴定的印记基因 | 第31-33页 |
·印记与动物克隆 | 第33-34页 |
·印记与数量性状的关系 | 第34-35页 |
3 拟分离候选印记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35-40页 |
·PLAGL1基因 | 第35-36页 |
·PEG10基因 | 第36-37页 |
·PPP1R9A基因 | 第37页 |
·XIST基因 | 第37-38页 |
·MEST基因 | 第38-39页 |
·NAP1L5基因 | 第39页 |
·PEG3基因 | 第39-40页 |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0-42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42-5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2-45页 |
·DNA与RNA样品 | 第42页 |
·用于基因分离及SNP检测的DNA与RNA样品 | 第42页 |
·用于印记分析的DNA与RNA样品 | 第42页 |
·用于基因遗传变异检测的DNA样品 | 第42页 |
·用于标记性状关联分析的DNA样品 | 第42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2-43页 |
·工具酶或主要试剂、培养基及试剂盒 | 第43-44页 |
·工具酶或主要试剂 | 第43-44页 |
·培养基 | 第44页 |
·试剂盒 | 第44页 |
·常用试剂及其配制 | 第44-45页 |
·常用的生物信息学网站和分析软件 | 第4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5-52页 |
·猪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5-46页 |
·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制备 | 第46-47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46-47页 |
·cDNA的制备 | 第47页 |
·猪候选印记基因的确定 | 第47页 |
·EST拼接和引物设计 | 第47页 |
·PCR及PCR-RFLP分析 | 第47-49页 |
·PCR产物的纯化、克隆和测序 | 第49-50页 |
·PCR产物的纯化 | 第49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I_2法) | 第49页 |
·纯化的PCR扩增片段的克隆 | 第49-50页 |
·阳性克隆子的鉴定及序列测定 | 第50页 |
·印记分析 | 第50-51页 |
·多态性分析和SNP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1-5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2-83页 |
1 总RNA的提取与cDNA的制备 | 第52-53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52-53页 |
·用于获取序列信息的总RNA提取 | 第52页 |
·用于印记分析的总RNA提取 | 第52-53页 |
·cDNA的制备与检测 | 第53页 |
2 7个候选印记基因的分离、印记鉴定和性状关联分析 | 第53-83页 |
·猪PLAGL1基因 | 第53-58页 |
·猪PLAGL1基因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53-54页 |
·猪PLAGL1基因的印记分析 | 第54-56页 |
·猪PLAGL1基因C1428T位点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6-58页 |
·猪PEG10基因 | 第58-64页 |
·猪PEG10基因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58-59页 |
·猪PEG10基因的印记分析 | 第59-61页 |
·猪PEG10基因C5274T位点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61-64页 |
·猪PPP1R9A基因 | 第64-69页 |
·猪PPP1R9A基因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64页 |
·猪PPP1R9A基因的印记分析 | 第64-67页 |
·猪PPP1R9A基因A1688C位点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67-69页 |
·猪XIST基因 | 第69-74页 |
·猪XIST基因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69页 |
·猪XIST基因的印记分析 | 第69-71页 |
·猪XIST基因598-TCCATGG位点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71-74页 |
·猪MEST基因 | 第74-77页 |
·猪MEST基因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74页 |
·猪MEST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74-75页 |
·猪MEST基因的印记分析 | 第75-77页 |
·猪NAP1L5基因 | 第77-80页 |
·猪NAP1L5基因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77-78页 |
·猪NAP1L5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78页 |
·猪NAP1L5基因的印记分析 | 第78-80页 |
·猪PEG3基因 | 第80-83页 |
·猪PEG3基因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80页 |
·猪PEG3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80页 |
·猪PEG3基因的印记分析 | 第80-8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83-93页 |
1 关于候选印记基因的筛选 | 第83-84页 |
2 关于EST的电子克隆 | 第84页 |
3 猪与人、鼠间印记基因编码区序列的保守性 | 第84-85页 |
4 基因印记的分析方法 | 第85-87页 |
·基于“表达的SNP”的分析方法 | 第85-86页 |
·应用品种间杂交模型分析基因组印记的高效性 | 第86-87页 |
5 7个候选基因印记状况在物种间的保守性 | 第87-88页 |
6 基因组印记与营养冲突假说 | 第88-90页 |
7 将印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育种实践中的前景 | 第90-93页 |
·印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的遗传效应 | 第90-92页 |
·PLAGL1基因C1428T-TaqI-RFLP遗传效应分析 | 第90页 |
·PEG10基因C5274T-TaqI-RFLP遗传效应分析 | 第90-91页 |
·PPP1R9A基因A1688C-Eco47 I-RFLP遗传效应分析 | 第91页 |
·XIST基因598-TCCATGG-Eco47I-RFLP遗传效应分析 | 第91-92页 |
·印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的展望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11页 |
附录 | 第111-112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题录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