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课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 | 第7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7-9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0-34页 |
·带钢热连轧加热炉 | 第10-12页 |
·步进梁加热炉简介 | 第10-11页 |
·武钢4 号步进梁加热炉简介 | 第11-12页 |
·带钢热连轧加热炉控制系统升级改造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升级改造的研究 | 第12-14页 |
·国外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升级改造的研究 | 第14-15页 |
·步进梁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 | 第15-26页 |
·步进式加热炉控制技术发展 | 第15-16页 |
·加热炉过程控制的结构、原理及特点 | 第16-22页 |
·过程控制 PLC 间数据通讯 | 第22-26页 |
·步进梁加热炉加热制度优化 | 第26-34页 |
·加热炉优化控制现状 | 第26-28页 |
·加热炉内钢坯升温曲线优化必要性及意义 | 第28-29页 |
·加热炉内钢坯升温曲线优化方法 | 第29-30页 |
·加热炉内钢坯升温曲线优化计算机模拟 | 第30-34页 |
第三章 步进梁加热炉控制系统 PLC 通讯系统的设计 | 第34-47页 |
·武钢―热轧加热炉控制系统现状 | 第34-35页 |
·改造方案分析及选择 | 第35-36页 |
·采用S7-300 PLC 代替 S5 PLC 的原因 | 第36页 |
·通讯模块基本配置 | 第36-37页 |
·CP5431 通讯模块基本参数 | 第36-37页 |
·CP342-5 通讯模块基本参数 | 第37页 |
·FDL 通讯方式 | 第37-38页 |
·S5 和 S7 系列PLC 间通讯程序开发 | 第38-44页 |
·硬件和软件需求 | 第38页 |
·硬件网络组态及参数设置 | 第38-42页 |
·项目编程任务分析 | 第42-44页 |
·试验步骤及程序诊断 | 第44-47页 |
·系统调试步骤 | 第44-46页 |
·通讯程序诊断与调试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有限差分法及材料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47-54页 |
·热传递基本方式 | 第47-48页 |
·热传递基本公式 | 第48-51页 |
·傅立叶公式 | 第48-49页 |
·导热微分方程 | 第49页 |
·导热微分方程的单值性条件 | 第49-51页 |
·一维系统内部节点差分方程 | 第51页 |
·单质材料一维温度场计算 | 第51-54页 |
·区域离散化 | 第52页 |
·差分方程的建立 | 第52-53页 |
·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步进梁加热炉升温曲线优化 | 第54-68页 |
·武钢热轧厂4 号加热炉参数及加热制度 | 第54-56页 |
·加热炉参数 | 第54-55页 |
·炉内加热制度 | 第55页 |
·加热炉内钢坯升温曲线测量 | 第55-56页 |
·钢坯最优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6-59页 |
·钢坯加热最优准则 | 第56-57页 |
·炉温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7-59页 |
·复合形法及编程 | 第59-63页 |
·可变容差 | 第59-60页 |
·T (X ) 的极小化 | 第60页 |
·单纯形法的寻优方法 | 第60-63页 |
·编程及调试 | 第63-66页 |
·程序中参数说明 | 第64页 |
·优化程序调试 | 第64-66页 |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1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
详细摘要 | 第76-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