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项目后评价工作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我国项目后评价工作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理论框架 | 第15-27页 |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探讨 | 第15-22页 |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定义 | 第15-16页 |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特点 | 第16-17页 |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依据 | 第17-18页 |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内容 | 第18-21页 |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流程 | 第21-22页 |
·工程项目后评价基本方法比较 | 第22-26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22-23页 |
·逻辑框架法 | 第23-25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5页 |
·因果分析法 | 第25-26页 |
·成功度分析法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37页 |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 第27-30页 |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7-29页 |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第29-30页 |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第30-36页 |
·规划编制指标 | 第30页 |
·整体布局指标 | 第30-32页 |
·实施效果指标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流域防洪规划后评价综合评价模型 | 第37-48页 |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 第37-41页 |
·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第37-41页 |
·方法选择 | 第41页 |
·基于多级模糊模式识别与非结构性决策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 | 第41-47页 |
·模糊数学理论的应用概述 | 第41-43页 |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与非结构性决策模型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实例研究 | 第48-60页 |
·淮河干流正阳关以上河道整治规划基本情况 | 第48-51页 |
·河道整治规划后评价综合评价 | 第51-59页 |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52页 |
·评语集的确定 | 第52页 |
·指标权值的确定 | 第52-56页 |
·综合评价 | 第56-58页 |
·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