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行为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导言:问题研究之缘起 | 第7-11页 |
| 一、高校教师职称评定问题概述 | 第11-15页 |
| (一) 高校教师职务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 (二) 公立高校与教师的关系 | 第12-14页 |
| 1. 各国公立高校与教师的关系 | 第12-13页 |
| 2. 我国公立高校与教师的关系 | 第13-14页 |
| (三) 职称评定中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 第14-15页 |
| 二、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15-26页 |
| (一) 行政行为的概念 | 第15-16页 |
| 1. 行为主体说 | 第15页 |
| 2. 行政权说 | 第15页 |
| 3. 公法行为说 | 第15-16页 |
| 4. 笔者的观点 | 第16页 |
| (二)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行为是行政行为 | 第16-23页 |
| 1. 高校行政主体资格的确定 | 第16-21页 |
| 2. 教师职称评定是为了实现行政目的 | 第21页 |
| 3. 教师职称评定行为行使了行政权能 | 第21-22页 |
| 4. 法律效果客观存在 | 第22-23页 |
| (三) 职称评定行为是行政确认行为 | 第23-26页 |
| 1. 行政确认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 第23-24页 |
| 2. 职称评审行为是行政确认行为之论证 | 第24-26页 |
| 三、高校职称评定行为的可诉性研究 | 第26-35页 |
| (一) 内部救济机制的不力 | 第26-27页 |
| 1. 校内复审机制缺失 | 第26页 |
| 2. 教师申诉制度流于形式 | 第26-27页 |
| (二) 高校职称评定行为的可诉性 | 第27-30页 |
| 1. 司法介入的现实需要 | 第28页 |
| 2. 司法介入的正当性——从行政受案范围角度分析 | 第28-30页 |
| (三) 大学自治与司法审查的衡平 | 第30-35页 |
| 1. 大学自治与司法审查 | 第30-31页 |
| 2.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在司法审查中的借鉴 | 第31-32页 |
| 3. 司法审查的有限性 | 第32-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