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引言 | 第9页 |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 第9-14页 |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应用 | 第9-12页 |
·金属/陶瓷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 第12-13页 |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吸波材料吸波原理简介 | 第14-15页 |
·传统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 | 第14-15页 |
·纳米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原理 | 第15页 |
·合金纳米粒子在储氢方面的应用 | 第15-21页 |
·储氢合金材料的物理与化学基础 | 第15-19页 |
·Mg-Cu合金 | 第19-20页 |
·纳米结构对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实验原理与设备 | 第22-34页 |
·纳米粉制备方法简介 | 第22-25页 |
·物理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化学制备方法 | 第24-25页 |
·氢等离子体直流电弧法原理 | 第25-27页 |
·等离子体电弧的产生 | 第25页 |
·阳极金属蒸发 | 第25-26页 |
·纳米粉末制备中温度梯度的作用 | 第26页 |
·纳米粉末制备中氢气气氛的作用 | 第26-27页 |
·氢等离子体直流电弧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的特性 | 第27页 |
·实验设备及制备过程 | 第27-30页 |
·实验装置 | 第27-29页 |
·实验步骤 | 第29页 |
·制备的原料及工艺条件 | 第29-30页 |
·成分分析与结构表征 | 第30-34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30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0页 |
·热分析 | 第30-31页 |
·红外光谱(FT-IR) | 第31页 |
·微波电磁参数测试 | 第31页 |
·储氢性能测试 | 第31-34页 |
3 Ni/MnO、Ni/TiO_2纳米复合粒子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 第34-45页 |
·Ni/MnO纳米复合粒子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 第34-42页 |
·XRD分析 | 第34页 |
·红外分析 | 第34-35页 |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35-36页 |
·热分析 | 第36-38页 |
·粒子形成机理分析 | 第38-39页 |
·微波电磁参数分析 | 第39-42页 |
·Ni/TiO_2纳米复合粒子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XRD分析 | 第42页 |
·红外分析 | 第42-43页 |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43页 |
·热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Fe-MnO_2、Fe-TiO_2纳米复合粒子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 第45-55页 |
4.I Fe-MnO_2纳米复合粒子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 第45-49页 |
·XRD分析 | 第45-46页 |
·红外分析 | 第46页 |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46-47页 |
·粒子形成机理分析 | 第47-48页 |
·热分析 | 第48-49页 |
·Fe-TiO_2纳米复合粒子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 第49-54页 |
·XRD分析 | 第49-50页 |
·红外分析 | 第50-51页 |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51页 |
·热分析 | 第51-52页 |
·微波电磁参数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Mg-Cu纳米粒子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 第55-66页 |
·引言 | 第55页 |
·不同原料配比Mg-Cu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 | 第55-57页 |
·Mg-Cu 纳米粒子形成机理分析及形成过程模拟 | 第57-60页 |
·储氢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0-64页 |
·吸放氢气后Mg-Cu纳米粒子的表征分析 | 第60-62页 |
·储氢性能P-C-T曲线测试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