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混合动力汽车镍氢电池充放电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课题的提出第8-9页
   ·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概况第9-12页
     ·高功率铅酸电池(第一代电池)第9-10页
     ·锂离子电池(第二代电池)第10-11页
     ·高功率镍氢电池(第二代电池)第11-12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概述第14-23页
   ·电动汽车的定义及分类第14页
   ·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形式第14-18页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HEV)第15-16页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第16-17页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SHEV)第17-18页
   ·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的开发情况及控制策略第18-21页
   ·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用动力电池概述第21-23页
第三章 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及荷电状态的影响因素第23-35页
   ·镍氢电池的构造第23页
   ·镍氢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第23-24页
   ·镍氢电池的特性第24-28页
     ·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开路电压第24页
     ·蓄电池的电阻第24-25页
     ·蓄电池的容量与比容量第25-26页
     ·蓄电池的能量与比能量第26-27页
     ·镍氢电池荷电状态(SOC)和放电深度(DOD)第27-28页
   ·影响镍氢电池荷电状态的主要因素第28-33页
     ·镍氢电池的放电电流第29-30页
     ·镍氢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第30页
     ·镍氢电池电解液温度第30-31页
     ·镍氢电池气体压力第31-32页
     ·镍氢电池的循环寿命第32页
     ·镍氢电池自放电特性第32-33页
     ·镍氢蓄电池的恢复效应的影响第33页
     ·镍氢电池组的不均衡性的影响第33页
   ·SOC适用性分析第33-35页
第四章 镍氢电池的数学模型第35-40页
   ·镍氢电池的内阻模型第36-37页
   ·阻容模型第37-38页
   ·Randels-Ershler模型第38-40页
第五章 QNFG27镍氢动力电池组的实验研究和性能分析第40-50页
   ·实验方法设计第40-44页
     ·电池充电实验第41-42页
     ·电池放电实验第42页
     ·实验数据的处理第42-44页
   ·实验结果第44-50页
     ·镍氢电池充电特性第44-46页
     ·镍氢电池放电特性第46-49页
   ·结论第49-50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0-52页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及总结第50-51页
   ·工作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A 镍氢电池10A恒流充电特性实验数据第54-55页
附录B 镍氢电池100A恒流放电特性实验数据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谱学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芳香族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作用
下一篇:中国双顺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