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

国际贸易中独立担保的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独立担保的基本问题研究第8-17页
 第一节 独立担保定义第8-9页
 第二节 独立担保产生的背景第9-10页
  一、现实背景第9-10页
  二、理论背景第10页
 第三节 独立担保的性质第10-12页
  一、不可撤销性第10-11页
  二、无条件性第11页
  三、抽象性第11-12页
  四、表明保证合同独立性的条款的明示性第12页
  五、单据性第12页
 第四节 独立担保的分类第12-15页
  一、直接独立担保和间接独立担保第12-13页
  二、第一见索即付独立担保、凭第三方证明的独立担保和根据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付款的独立担保第13-15页
 第五节 独立担保的优劣评析第15-17页
  一、独立担保的优点第15-16页
  二、独立担保的问题和缺陷第16-17页
第二章 独立担保的权利义务分析第17-26页
 第一节 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分析第17-18页
  一、委托人的权利第17-18页
  二、委托人的义务第18页
 第二节 担保人的权利义务分析第18-23页
  一、担保人的权利第18-22页
  二、担保人的义务第22-23页
 第三节 受益人的权利义务分析第23-26页
  一、受益人的权利第23-24页
  二、受益人的义务第24-26页
第三章 独立担保中的欺诈例外第26-33页
 第一节 欺诈例外的成因第26页
 第二节 担保人行使欺诈例外抗辩权的法律依据第26-27页
 第三节 受益人欺诈索赔的表现形式第27-30页
  一、由于受益人的原因导致基础合同无效或解除第27-28页
  二、基础合同已经履行或未届履行期第28页
  三、索赔要求与基础合同无关第28-29页
  四、不可抗力第29页
  五、受益人的违约第29-30页
 第四节 欺诈例外的司法救济——禁令第30-33页
  一、禁令的概念及其分类第30-31页
  二、各国对禁令的不同态度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独立担保的实践及立法建议第33-42页
 第一节 我国关于独立担保的法律法规第33-36页
  一、《担保法》第5条的规定第33-34页
  二、部门规章的规定第34-36页
 第二节 我国审判实践对独立担保的运用及评析第36-38页
  一、我国审判实践对独立担保的两种态度第36-37页
  二、对我国独立担保实践的评析第37-38页
 第三节 对我国独立担保立法的建议第38-42页
  一、增设相关的司法解释第38-40页
  二、逐步修订《担保法》第40-41页
  三、参加《联合国独立担保和备用信用证公约》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后记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腺样体肥大患儿模拟手术模型的建立和气流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下一篇:单壁和双壁碳纳米管分子静力学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