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

三种根茎型禾草繁殖特性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引言第11-16页
   ·植物繁殖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进展第11-12页
   ·植物的繁殖方式第12-13页
   ·植物的繁殖对策第13-15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2页
   ·研究区样地概况第16页
   ·试验材料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22页
     ·三种禾草有性繁殖特性的研究第17-19页
     ·三种禾草营养繁殖特性的研究第19-21页
     ·三种禾草繁殖分配的研究第21-22页
3 三种禾草的有性繁殖特性第22-38页
   ·三种禾草的种子生产第22-25页
     ·抽穗率比较第22页
     ·结实率比较第22-23页
     ·千粒重比较第23-24页
     ·种子产量第24-25页
   ·白草开花授粉的生物学特性第25-27页
     ·花器特征第25-26页
     ·开花习性第26-27页
     ·授粉特性第27页
   ·三种禾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耐旱性第27-33页
     ·种子的萌发第27-28页
     ·种子的活力与幼苗的耐旱性第28-33页
   ·讨论第33-37页
     ·白草开花授粉特性与结实的关系第33页
     ·种子产量第33-34页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建成第34-36页
     ·三种禾草有性繁殖对种群繁衍更新的贡献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4 三种禾草的营养繁殖特性第38-63页
   ·营养繁殖的方式第38-39页
   ·营养繁殖的数量特征第39-46页
     ·营养繁殖器官的数量特征第39页
     ·营养繁殖体的数量特征第39-42页
     ·地上分株的数量特征第42-46页
   ·三种禾草的克隆构型第46-49页
     ·克隆构型的一般描述第46-47页
     ·克隆构型及分株种群特征第47-49页
   ·三种禾草克隆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第49-53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分株种群特征第49-50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根茎和芽的特征第50-51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根茎节间长和间隔子长度第51-52页
     ·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物量分配比较第52-53页
   ·克隆整合对白草克隆生长的影响第53-56页
     ·不同时间切断根茎对克隆生长的影响第53-54页
     ·切断根茎后地上株数不同对克隆生长的影响第54-55页
     ·切断后根茎是否具茎尖对克隆生长的影响第55页
     ·切断后根茎长度不同对克隆生长的影响第55-56页
   ·讨论第56-61页
     ·三种根茎型禾草的营养繁殖特性第56-58页
     ·三种禾草的克隆生长特征第58-60页
     ·克隆整合的生态学意义第60-61页
   ·小结第61-63页
5 繁殖分配第63-68页
   ·三种禾草各构件的生物量分配格局第63-65页
   ·三种禾草的地下部与地上部生物量配置比较第65-66页
   ·三种禾草的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生物量配置比较第66页
   ·讨论第66-67页
   ·小结第67-68页
6 讨论与结论第68-71页
   ·讨论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力机叶片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