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海相生物礁的地震识别模式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1-14页
第二章 生物礁的基础知识及研究区概况第14-26页
   ·生物礁的基础知识第14-16页
     ·生物礁的定义第14页
     ·生物礁的主要类型第14-16页
   ·工区概况第16-24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17页
     ·生储盖组合第17-18页
     ·沉积相分析第18-20页
     ·工区解释第20-24页
   ·储层特征第24-26页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第24页
     ·储集空间类型第24-26页
第三章 海相生物礁数值模拟与特征分析第26-66页
   ·生物礁的基本反射特征第26-28页
   ·礁体模型建立流程第28-29页
   ·正演模拟基本原理第29-33页
   ·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与特征分析第33-41页
   ·理论模型小结第41页
   ·工区概念模型分析第41-53页
     ·上覆地层的厚度及产状变化的影响第41-45页
     ·泥岩的变化对目的层的影响第45-47页
     ·地震子波频率分析第47-49页
     ·储层变化的影响第49-53页
   ·实际资料应用第53-63页
     ·单礁体数值模拟第53-59页
     ·多礁体叠置数值模拟第59-63页
   ·小结第63-66页
第四章 地震属性技术识别生物礁第66-81页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第66-70页
     ·地震属性提取及意义第66-68页
     ·地震属性优化第68-69页
     ·地震属性分析第69-70页
   ·生物礁识别第70-80页
     ·属性提取及优选第70-72页
     ·属性效果分析第72-78页
     ·属性聚类分析第78-80页
   ·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识别生物礁第81-95页
   ·地震资料分析与测井预处理第81-84页
   ·波阻抗反演可行性分析第84-85页
   ·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分析第85-90页
     ·稀疏脉冲反演第85-86页
     ·基于模型反演第86-87页
     ·随机模拟和随机反演第87页
     ·反演方法选择第87-90页
   ·波阻抗反演技术识别生物礁第90-94页
     ·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第90-92页
     ·低频模型的建立第92页
     ·波阻抗反演结果分析第92-94页
   ·小结第94-95页
结论与认识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震资料面波正演模拟及去噪技术研究
下一篇:非均匀介质地震波散射波场传播特征及正演模拟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