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常用电化学方法及原理 | 第13-15页 |
·化学修饰电极 | 第15页 |
·蛋白质修饰电极的发展 | 第15-17页 |
·蛋白质膜修饰电极 | 第15-16页 |
·蛋白质-溶胶/凝胶修饰电极 | 第16页 |
·蛋白质-表面活性剂膜修饰电极 | 第16页 |
·蛋白质-双层类脂膜修饰电极 | 第16页 |
·蛋白质-DNA膜修饰电极 | 第16页 |
·蛋白质-纳米粒子修饰电极 | 第16-17页 |
·中心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中心蛋白的结构 | 第17-18页 |
·稀土元素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8页 |
·Eu~(3+)作为探针的特点 | 第18-20页 |
·Stokes位移大 | 第18-19页 |
·荧光寿命长 | 第19页 |
·激发光波长范围宽 | 第19页 |
·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 第19-2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5页 |
第二章 Eu(III)的电化学研究 | 第25-32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5页 |
·实验操作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第三章 Eu(III)与EHPG相互作用及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的电化学研究 | 第32-45页 |
·Eu~(3+)与转铁蛋白模拟物EHPG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第32-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循环伏安及光谱测定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第38-45页 |
·配合物N~1,N~8-二(1-甲基-4-硝基吡咯-2-酰基)三乙基四胺合铜(II)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39-40页 |
·配合物二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铁(III)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40-41页 |
·配合物Cd(H_3biim)_2(NCS)_2Cl_2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41-42页 |
·配合物[Cu_2(Dmbiim)_4(H_2O)_2](ClO_4)_4·6H_2O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42页 |
·配合物二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镁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四章 Eu(III)分别与氨基酸、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45-51页 |
·Eu~(3+)与氨基酸的相互作用 | 第45-47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5页 |
·实验操作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Eu~(3+)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47-50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7页 |
·实验操作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五章 Eu(III)与中心蛋白的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第51-5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1页 |
·实验操作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Eu~(3+)与野生型中心蛋白P_(wt)的相互作用 | 第52-53页 |
·Eu~(3+)与钙结合位点为2、3的中心蛋白片段P_(23)的相互作用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总结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