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0 前言 | 第15-31页 |
·食物过敏概况 | 第15-23页 |
·食物过敏现象及机理 | 第15-16页 |
·食物过敏原分类 | 第16-17页 |
·食物过敏原表位概述 | 第17-18页 |
·食物过敏原的鉴定方法 | 第18-19页 |
·降低食物过敏原活性的方法 | 第19-23页 |
·过敏原表位分析预测方法 | 第23-26页 |
·生物信息学概述 | 第23页 |
·生物信息学在过敏原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过敏原同源性分析 | 第24-25页 |
·过敏原活性评价 | 第25页 |
·B 细胞线性表位预测方法 | 第25-26页 |
·构象表位的预测方法 | 第26页 |
·虾过敏原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虾过敏原种类及性质 | 第26-28页 |
·虾过敏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1 刀额新对虾过敏原的肽质量指纹图谱鉴定 | 第31-43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2-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32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2-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虾蛋白的提取 | 第34页 |
·虾丙酮粉的制备 | 第34页 |
·虾过敏原蛋白的抽提 | 第34页 |
·过敏原蛋白的硫酸铵和等电点沉淀 | 第34-35页 |
·虾过敏原组分和纯度分析 | 第35页 |
·虾过敏原蛋白的分离 | 第35页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第35-36页 |
·肽指纹谱图分析鉴定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刀额新对虾36kD 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6-37页 |
·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 | 第37-39页 |
·检索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2 热加工方法对刀额新对虾过敏原活性的影响 | 第43-56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4-46页 |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44-45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9页 |
·三种不同热处理方法 | 第46页 |
·过敏原蛋白的提取 | 第46页 |
·电泳及免疫印记分析过敏原含量 | 第46-48页 |
·ELISA 对过敏原活性进行定量检测 | 第48-49页 |
·间接ELISA 检测兔抗虾多克隆抗体的效价 | 第48页 |
·间接ELISA 法测定热处理后虾过敏原活性 | 第48-49页 |
·处理后虾肉的质构分析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过敏原含量的变化 | 第49-50页 |
·免疫印迹对过敏原活性的检测 | 第50-51页 |
·间接ELISA对过敏原免疫活性的分析 | 第51-53页 |
·质构分析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3 虾过敏原线性表位的预测及初步鉴定 | 第56-80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7-58页 |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57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57-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61页 |
·虾与其他甲壳类过敏原同源性分析 | 第58页 |
·Pen a 1 二级结构分析 | 第58-59页 |
·Pen a 1 氨基酸序列性质分析 | 第59页 |
·Pen a 1 的亲疏水性分析 | 第59页 |
·Pen a 1 的可及性分析 | 第59页 |
·Pen a 1 的可塑性分析 | 第59页 |
·Pen a 1 的抗原性指数分析 | 第59页 |
·Pen a 1 表位的在线工具预测 | 第59页 |
·Pen a 1 表位的综合分析预测 | 第59-60页 |
·预测表位多肽的合成及纯度分析 | 第60页 |
·合成多肽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60页 |
·合成多肽的活性分析 | 第60-61页 |
·经验证后表位的氨基酸分析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8页 |
·虾过敏原与其他甲壳类过敏原的同源性分析 | 第61-64页 |
·Pen a 1 过敏原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64-66页 |
·Pen a 1 的氨基酸序列性质分析 | 第66-69页 |
·亲疏水性分析 | 第66-67页 |
·Pen a 1 溶剂可及性分析 | 第67-68页 |
·Pen a1 可塑性分析 | 第68页 |
·Pen a1 抗原指数分析 | 第68-69页 |
·Pen a1 表位的在线工具预测 | 第69-70页 |
·Pen a 1 表位的综合分析预测 | 第70-71页 |
·Pen a 1 预测表位区域的序列比对 | 第71-72页 |
·合成线性多肽的准确度和纯度分析 | 第72-73页 |
·合成表位多肽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73-75页 |
·竞争性Dot-blot 方法对于合成多肽活性的初步验证 | 第75-77页 |
·主要过敏原表位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4 虾过敏原空间结构的模拟 | 第80-91页 |
·引言 | 第80-81页 |
·材料 | 第81页 |
·方法 | 第81-82页 |
·搜索模板 | 第81页 |
·模板的筛选 | 第81页 |
·根据模板进行建模 | 第81-82页 |
·结构稳定性分析和评估 | 第82页 |
·结构优化 | 第8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2-90页 |
·模板的检索 | 第82页 |
·模板的筛选 | 第82-84页 |
·Pen a 1 三维模型的构建 | 第84-85页 |
·Pen a 1 三维模型的评估 | 第85-88页 |
·原子平均势能和分子体系动力学分析 | 第85-87页 |
·拉氏构象图分析 | 第87-88页 |
·表位区域的空间定位 | 第88-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5 虾过敏原关键氨基酸的初步筛选 | 第91-97页 |
·引言 | 第9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91-92页 |
·实验仪器 | 第91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91-92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92页 |
·实验方法 | 第92-93页 |
·表位区域的序列比对 | 第92页 |
·表位肽中突变氨基酸的确定 | 第92-93页 |
·突变表位多肽活性的分析 | 第9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3-96页 |
·表位区域的序列比对 | 第93-94页 |
·表位肽中突变氨基酸的确定 | 第94-95页 |
·突变表位多肽活性的分析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6 结论与创新点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个人简历 | 第109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