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2页
第一章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解构第12-20页
 第一节 不动产范畴研究第12-15页
  一、我国学者关于动产与不动产划分标准的争论第12-13页
  二、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应当采取物理标准第13-15页
 第二节 善意取得的理论概述第15-20页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起源第15-17页
  二、善意取得制度确立逻辑依据—公示公信原则第17-18页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根据—社会本位第18-20页
第二章 我国确立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第20-30页
 第一节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否定论及评价第20-22页
 第二节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确立的制度依据第22-26页
 第三节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确立的实践依据第26页
 第四节 我国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的制度取向第26-30页
  一、我国司法解释关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态度第26-28页
  二、相关单行法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第28-29页
  三、物权法草案及即将生效的物权法的规定第29-30页
第三章 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构建第30-50页
 第一节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第30-39页
  一、登记错误的存在第30-31页
  二、第三人经有效、有偿的交易行为受让物权第31-32页
  三、登记簿显示处分人有权处分第32-33页
  四、第三人为善意且无重大过失第33-36页
  五、第三人已办理登记第36-37页
   六、真正权利人具有可归责性第37-39页
  七、无异议登记存在第39页
 第二节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协调第39-45页
  一、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立法缺陷第40-43页
  二、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第43-45页
 第三节 善意取得制度与无权处分制度的协调第45-5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46页
  二、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与善意取得适用的评析第46-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4-55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关触觉研究--浅析新电子产品开关形态与用户使用感受的关系
下一篇:综合性报纸对园林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