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关于同性恋的一些基本认识 | 第10-16页 |
第一节 同性恋的定义及医学上的认定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同性恋者的分类 | 第12-13页 |
第四节 同性恋非病理性认定 | 第13-14页 |
第五节 同性恋者的现状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外的立法先例和立法模式 | 第16-30页 |
第一节 同性婚姻立法的几种模式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世界各国关于同性婚姻的立法例 | 第17-27页 |
第三节 几种模式评析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国内学者关于同性婚姻立法的争论 | 第30-37页 |
第一节 赞成同性婚姻的观点 | 第30-34页 |
第二节 反对同性婚姻的观点 | 第34-36页 |
第三节 观点评析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同性婚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37-49页 |
第一节 中国同性恋历史及相对宽容的社会认识 | 第37-40页 |
第二节 同性婚姻立法有助于解决同性恋引起的艾滋病问题 | 第40-43页 |
第三节 同性恋者的异性婚姻带来的家庭问题呼唤同性婚姻立法 | 第43-45页 |
第四节 同性婚姻立法有利于保护同性恋者的人权及基本权利 | 第45-47页 |
第五节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意识的进步为立法提供可能性 | 第47-48页 |
第六节 同性婚姻立法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 | 第48页 |
第七节 同性婚姻立法已成国际趋势,我国不应避而不谈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立法应考虑的因素 | 第49-52页 |
第一节 用制度引导社会大众对同性恋者观念的改变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法律应当对同性恋者享有的具体权利做出规定 | 第50页 |
第三节 法律应当规制同性婚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