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沈氏三先生诗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选题目的与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 沈氏家世 | 第9-11页 |
三 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沈括诗歌研究 | 第12-33页 |
第一节 沈括的生平与诗歌 | 第12-19页 |
一 嘉祐至熙宁年间——身轻几欲随风去 | 第12-14页 |
二 元丰至绍圣年间——我身未得从心老 | 第14-19页 |
1.出知宣州 | 第14-15页 |
2.贬谪随州 | 第15-16页 |
3.内迁秀州 | 第16-18页 |
4.隐居润州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沈括诗歌的历史价值 | 第19-33页 |
一 石烟多似洛阳尘——科学史价值 | 第20-22页 |
二 睹诗观画言无虚——美术史价值 | 第22-33页 |
第二章 沈遘诗歌研究 | 第33-52页 |
第一节 沈遘的交游与酬唱 | 第33-45页 |
一 使君诗老江山胜——送人赴任之作 | 第33-36页 |
二 群玉嵯峨压石渠——与同僚唱和之作 | 第36-39页 |
三 从容尊酒论平生——与友人交往之作 | 第39-43页 |
1.与梅尧臣、王安石、王安国的交往 | 第39-40页 |
2.与孙侔的交往 | 第40-42页 |
3.与江休复、邵必的交往 | 第42-43页 |
四 孟轲事业谁能及——沈遘的思想情怀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沈遘的使辽诗 | 第45-52页 |
一 千里边城自晏然——出使见闻 | 第45-48页 |
二 离别始十日,已若十岁长——思乡之苦 | 第48-49页 |
三 今日初欣遇故人——出使归来 | 第49-52页 |
第三章 沈辽诗歌研究 | 第52-78页 |
第一节 沈辽的交游诗 | 第52-66页 |
一 少年好书老弥笃——沈辽的文化修养 | 第52-58页 |
1.与友人论砚台 | 第52-54页 |
2.与友人论琴棋书画 | 第54-58页 |
二 常爱天籁林中吹——沈辽的隐逸情怀 | 第58-66页 |
1.勉强出仕的痛苦 | 第58-62页 |
2.遁世高蹈之志 | 第62-64页 |
3.出世思想的成因——兼谈其与方外之士的交往 | 第64-66页 |
第二节 沈辽的贬谪与隐居之作 | 第66-78页 |
一 独将白发换年华——贬谪之作 | 第66-71页 |
二 弦歌偶似陶渊明——隐居之作 | 第71-78页 |
1.与苏轼话别 | 第71-73页 |
2.筑室齐山云巢 | 第73-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82-84页 |
后记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