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型阻垢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除垢方法 | 第12页 |
·阻垢机理 | 第12-15页 |
·阻垢分散剂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分类 | 第15-27页 |
·阻垢分散剂国外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阻垢分散剂国内发展状况 | 第16-17页 |
·聚合物阻垢分散剂的分类 | 第17-27页 |
·本论文构思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论文构思 | 第27-2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主要原料 | 第29页 |
·共聚物的合成 | 第29-30页 |
·分析测试 | 第30-3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热重法(Tg)测试 | 第30页 |
·共聚物阻垢性能测定 | 第30-31页 |
·共聚物分散性能测定 | 第31页 |
·共聚物缓蚀性能测定 | 第31-32页 |
·浊度测定 | 第32页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2页 |
·X衍射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共聚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33-43页 |
·聚合工艺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 第33-40页 |
·P(AA/AMPS)与T-400的合成 | 第33-40页 |
·P(AA/MPEG(1000)AA)的合成 | 第40页 |
·共聚物的特征基团表征 | 第40-41页 |
·共聚物Tg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共聚物阻垢、分散、缓蚀性能的研究 | 第43-63页 |
·共聚物阻碳酸钙垢性能的研究 | 第43-49页 |
·共聚物阻垢剂浓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碳酸氢根浓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pH的影响 | 第46-47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7页 |
·恒温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对比实验 | 第48-49页 |
·共聚物阻磷酸钙垢性能的研究 | 第49-54页 |
·共聚物阻垢剂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pH值的影响 | 第52页 |
·恒温时间的影响 | 第52-53页 |
·对比实验 | 第53-54页 |
·共聚物阻硫酸钙垢性能的研究 | 第54-59页 |
·共聚物阻垢剂浓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6页 |
·pH值的影响 | 第56-57页 |
·恒温时间的影响 | 第57-58页 |
·对比实验 | 第58-59页 |
·共聚物对浊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共聚物分散氧化铁性能的研究 | 第60页 |
·共聚物缓蚀性能的研究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侧链聚醚密度对阻垢分散性能的影响 | 第63-67页 |
·侧链聚醚密度对阻碳酸钙垢的影响 | 第63-64页 |
·侧链聚醚密度对阻磷酸钙垢的影响 | 第64-65页 |
·侧链聚醚密度对分散氧化铁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碳酸钙垢垢样的研究 | 第67-74页 |
·碳酸钙垢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67-72页 |
·碳酸钙垢的X衍射分析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