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号自动分析算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心电自动分析技术 | 第10-14页 |
·心电自动分析系统基本构成 | 第11-12页 |
·心电波形检测 | 第12-13页 |
·心电波形诊断分类 | 第13-14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心电图与心律失常数据库 | 第15-22页 |
·心电图概述 | 第15-18页 |
·心电图形态 | 第15-16页 |
·常用导联类型及本文检测的导联 | 第16-18页 |
·心律失常标准数据库 | 第18-20页 |
·心律失常标准数据库介绍 | 第18-19页 |
·心律失常标准数据库识读 | 第19-20页 |
·算法的接口与实现 | 第20-21页 |
·硬件系统 | 第20页 |
·算法接口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小波变换理论 | 第22-28页 |
·小波变换 | 第22-23页 |
·多重解析度 | 第23-24页 |
·频率特性分析 | 第24-26页 |
·本课题选用小波尺度的依据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心电波形检测 | 第28-53页 |
·小波变换在心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基于小波变换的QRS波检测算法 | 第29-42页 |
·小波变换的检测基础 | 第29-30页 |
·QRS波形态 | 第30页 |
·QRS波检测 | 第30-36页 |
·频率与幅值结合的QRS波群起止点检测 | 第36-42页 |
·小波检测QRS波算法的发展方向 | 第42页 |
·T波检测 | 第42-47页 |
·T波检测算法 | 第42-43页 |
·算法检测结果 | 第43-47页 |
·ST段检测 | 第47-52页 |
·ST-T段检测算法 | 第47-48页 |
·算法检测结果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心律失常诊断分类 | 第53-64页 |
·心律失常分类方法 | 第53-54页 |
·径向基神经网络法分类 | 第54-58页 |
·神经网络心律识别与径向基函数 | 第54-55页 |
·实现方法 | 第55-57页 |
·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逻辑判断法分类实现 | 第58-63页 |
·逻辑判断过程 | 第58-59页 |
·基于RR间期的逻辑判断法 | 第59-61页 |
·效果评估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心电分析算法的讨论与优化 | 第64-66页 |
·检测算法优化 | 第64-65页 |
·性能瓶颈 | 第64页 |
·算法改进 | 第64-65页 |
·QRS波检测位置精度对心律分类的影响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