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太阳电池的分类 | 第10-13页 |
·硅基太阳电池 | 第11页 |
·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 | 第11-12页 |
·有机太阳电池 | 第12页 |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 第12-13页 |
·DSSC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 第13-18页 |
·DSSC的结构 | 第13-14页 |
·DSSC的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DSSC的性能参数 | 第16-18页 |
·DSSC光阳极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导电基底 | 第18-19页 |
·Ti0_2多孔膜的制备 | 第19-21页 |
·其它半导体膜 | 第21页 |
·形貌设计 | 第21-22页 |
·Ti0_2多孔膜的改性 | 第22-2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DSSC的制备及其表征方法 | 第25-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所用仪器 | 第26页 |
·制备过程 | 第26-27页 |
·表征方法 | 第27-31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27-28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第28页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28-29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9页 |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29-30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30页 |
·霍尔测试仪(Hall) | 第30页 |
·光电性能测量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透明导电膜IWO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32-38页 |
·引言 | 第32页 |
·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导电膜IWO的制备 | 第32-33页 |
·样品制备 | 第3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IWO和FTO的形貌 | 第33-34页 |
·方块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 第34-35页 |
·FTO 和 IWO 的透光性能 | 第35-36页 |
·FTO 和 IWO 导电膜对应电池的光电性能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四氯化钛水解法制备的阻挡层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38-48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实验过程 | 第39页 |
·阻挡层薄膜的制备 | 第39页 |
·样品制备 | 第3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阻挡层薄膜的成分分析 | 第39-41页 |
·阻挡层薄膜的形貌分析 | 第41-42页 |
·阻挡层薄膜的透光性能 | 第42-43页 |
·阻挡层薄膜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DSSC光电转换效率的重复性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酸处理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48-56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过程 | 第48-49页 |
·P_(25)粉的酸处理 | 第48-49页 |
·样品制备 | 第4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HCl和HN0_3对Ti0_2粒子的影响 | 第49-51页 |
·Ti0_2粒子的形貌分析 | 第51-52页 |
·染料的吸附量 | 第52-53页 |
·酸处理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大颗粒散射层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56-64页 |
·引言 | 第56页 |
·样品制备 | 第56-5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3页 |
·散射层的形貌 | 第57-58页 |
·散射层对光阳极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58-61页 |
·染料对光的吸收 | 第61-62页 |
·散射层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