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GPON物理层研究与终端的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符号说明第10-12页
图列第12-14页
表列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0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5-17页
     ·接入网的发展第15-16页
     ·光纤接入技术第16页
     ·PON的发展第16-17页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7-18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论文内容安排第19-20页
第二章 GPON技术分析第20-30页
   ·PON技术分类第20-21页
     ·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第20页
     ·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第20页
     ·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第20-21页
     ·千兆速率无源光网络(GPON)第21页
   ·GPON工作原理第21-22页
   ·GPON技术简介第22-27页
     ·GPON系统结构第22-23页
     ·GPON OSI模型第23-24页
     ·GPON协议栈第24页
     ·GPON封装方法—GEM第24-26页
     ·GPON帧结构第26-27页
   ·GPON的技术优势第27-30页
第三章 GPON关键技术和物理层研究第30-53页
   ·GPON系列标准第30-31页
   ·GPON关键技术第31-34页
     ·上行信道复用技术第31页
     ·测距和时延补偿技术第31-32页
     ·动态带宽分配第32-33页
     ·媒体接入控制的应用第33-34页
     ·突发同步技术第34页
   ·GPON物理层分析第34-36页
     ·数字信号速率第34-35页
     ·物理媒质和传输方式第35页
     ·传输距离和分支比第35页
     ·线路编码和工作波长第35-36页
   ·ODN物理层特性的研究第36-39页
     ·光收发接口的技术要求第36-38页
     ·O_(ld)/O_(ru)和O_(rd)/O_(lu)间的光路要求第38页
     ·ODN物理层参数第38-39页
   ·物理层功能模块的研究第39-53页
     ·光电收发模块第39-45页
     ·时钟数据恢复模块第45-50页
     ·波分复用模块第50-53页
第四章 GPON终端的设计第53-78页
   ·GPON终端整体方案第53-56页
   ·单纤三向光学模块设计第56-62页
     ·单纤三向传输技术第56-57页
     ·组件介绍第57-59页
     ·电路设计第59-62页
   ·光电收发模块设计第62-69页
     ·连续接收模块第63-65页
     ·突发模式光发送模块第65-69页
   ·时钟数据恢复模块设计第69-74页
     ·芯片介绍第70-72页
     ·电路设计第72-74页
   ·电源设计第74-78页
     ·5V转为VPIN第74-76页
     ·5V转为+3.3V,VCCR,VCCT第76-78页
第五章 物理层PCB设计和测试方案第78-82页
   ·PCB的设计第78-80页
     ·电源噪声及抑制方法第78-79页
     ·突发模式的LR补偿网络第79页
     ·PCB整体设计第79-80页
   ·测试方案第80-8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弹性分组环技术研究
下一篇:WiMAX物理层自适应OFDM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