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多变量时滞系统的内模控制方法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7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多变量非线性系统概述第11-13页
     ·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特点第11-12页
     ·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内模控制介绍第13-19页
     ·内模控制原理论述第13-14页
     ·内模控制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特点第14-18页
     ·反馈滤波器的设计第18-19页
     ·本文中内模控制方法的应用第19页
   ·模糊控制理论第19-25页
     ·模糊控制方法在多变量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第21-23页
     ·自适应模糊控制第23-25页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25-27页
第二章 多变量时滞系统解耦方法第27-34页
   ·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的主要类型第28-29页
   ·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的理论问题第29-30页
   ·时滞系统的内模解耦分析第30-32页
   ·解耦分析中的问题及解决第32-34页
第三章 内模控制器的实现方法第34-54页
   ·利用最小二乘模型降阶实现内模控制设计第34-40页
     ·最小二乘估计的应用第35-37页
     ·仿真实例第37-40页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40-54页
     ·模糊数模型的建立第41-42页
     ·模糊控制器具体设计方法第42-44页
     ·matlab6.5中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第44-45页
     ·仿真实例第45-54页
第四章 大时滞系统仿真研究第54-67页
   ·大时滞系统的滤波器参数自适应调整内模控制第54-67页
     ·Simth内模控制方法第54-56页
     ·控制器设计和滤波器时间常数整定方法第56-57页
       ·一阶时滞系统第56页
       ·二阶时滞系统第56-57页
       ·带时滞的非自衡对象第57页
     ·滤波器时间常数λ整定的模糊控制规则第57-59页
     ·仿真实验第59-65页
       ·一阶时滞过程对象第59-62页
       ·二阶时滞过程对象第62-64页
       ·非自衡过程对象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优化保险资源配置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WCDMA系统中HSDPA技术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