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回采工作面支护论文

两柱掩护式大采高强力液压支架适应性研究

1. 绪论第1-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9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大采高综采开采技术发展状况第9-10页
   ·国内外综采矿压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研究成果第10-11页
     ·工作面支架一围岩关系研究现状第11-14页
     ·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研究的现状第14-15页
   ·大采高液压支架第15-16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6-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2. 大采高开采岩层移动规律研究第18-44页
   ·岩层移动基本理论第18页
   ·大采高岩层移动力学模型第18-24页
     ·大采高开采关健层第18-20页
     ·大采高开采拱形压力圈第20-21页
     ·大采高开采砌体梁第21-22页
     ·大采高开采砌体梁关键块的稳定第22-24页
   ·煤体变形破坏与结构失稳机理第24-36页
     ·工作面前方煤体层裂模型与断裂力学分析第24-27页
     ·前方煤体体损伤力学分析第27-36页
   ·大采高开采煤壁片帮机理及分类标准第36-42页
     ·大采高开采煤壁塑性区受力分析第36-41页
     ·煤壁片帮机理第41-42页
     ·煤壁分类标准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3. 大采高岩层移动相似模拟实验第44-61页
   ·实验研究目的第44页
   ·实验准备第44-47页
   ·实验过程简述第47-51页
   ·相似模拟实验主要研究成果第51-60页
     ·工作面总体来压情况第51-53页
     ·不同来压过程中支架顶梁受力情况第53-55页
     ·支架的工作条件第55-56页
     ·不同初撑力条件下工作面来压情况第56-58页
     ·控顶距离对工作面支架的影响第58-60页
     ·开采过程中煤壁塑性区范围变化情况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4 大采高液压支架结构分析第61-69页
   ·大采高液压支架整体力学分析第63-66页
   ·两柱掩护式大采高液压支架平衡千斤顶及适应性分析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大采高采场岩层数值模拟第69-95页
   ·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第69-75页
     ·有限差分法第69页
     ·基本力学方程第69-70页
     ·三维有限差分方程第70-73页
     ·显式有限差分算法——时间递步法第73-74页
     ·数值模拟内容及计算程序简介第74-75页
   ·模型建立第75-77页
     ·数值计算的工程背景及岩层力学参数第75-76页
     ·数值计算目标第76-77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77-94页
     ·不同采高情况比较第77-84页
     ·关键层位置影响第84-87页
     ·煤层硬度影响第87-91页
     ·支架作用效果分析第91-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6. 大采高液压支架适应性研究第95-108页
   ·大采高液压支架支护强度确定第95-100页
     ·模拟实验法第96-97页
     ·力学模型法第97-98页
     ·砌体梁理论法第98-99页
     ·煤壁片帮控制法第99-100页
   ·大采高液压支架稳定性分析第100-101页
     ·大采高液压支架受力分析第100-101页
     ·大采高液压支架稳定性措施第101页
   ·大采高支架护帮机构设计第101-103页
   ·应用实例第103-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08-110页
   ·主要结论第108-109页
   ·研究展望第109-110页
8. 参考文献第110-116页
作者简介第11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情况第116-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加的项目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源热泵回填料的导热性能研究
下一篇: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山水限定因素考量--以承德、南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