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10-14页 |
1 引言 | 第14-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2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7-25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涵义和特征 | 第17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理论 | 第18-19页 |
·清算危机理论 | 第19页 |
·纳什均衡理论 | 第19-21页 |
·存款保险制度与道德风险 | 第21-25页 |
·存款人 | 第21-22页 |
·投保银行 | 第22页 |
·存款保险机构 | 第22-23页 |
·减少道德风险的途径 | 第23-25页 |
3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5-34页 |
·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银行经营风险加大 | 第25-26页 |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度垄断 | 第26-27页 |
·面临加入WTO后国外银行业的冲击 | 第27-28页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对存款人利益的保障需要 | 第28页 |
·保险业的发展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28-29页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提供市场退出机制的需要 | 第29-30页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 第30页 |
·中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34页 |
·逐渐成熟和壮大的保险主体 | 第31页 |
·丰富的存款保险资源 | 第31-32页 |
·保险意识的加强 | 第32页 |
·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施为建立存款保险打下基础 | 第32页 |
·金融监管体制的日益完善 | 第32-34页 |
4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 第34-45页 |
·组织形式比较 | 第34-36页 |
·政府出资建立的存款保险机构 | 第34页 |
·官方和银行界共同出资创建并管理的存款保险机构 | 第34-35页 |
·非官方的银行同业公会创办的行业存款保险体系 | 第35-36页 |
·具体内容比较 | 第36-42页 |
·保险对象 | 第36页 |
·投保形式 | 第36-38页 |
·存款保险费率的比较 | 第38-39页 |
·存款保护范围和最高限额 | 第39-41页 |
·对濒临倒闭银行的处理 | 第41-42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职能 | 第42页 |
·借鉴和启示 | 第42-45页 |
·根据本国国情设计存款保险制度 | 第43页 |
·制定灵活的费率政策 | 第43页 |
·政府主导 | 第43页 |
·政策支持 | 第43-44页 |
·保证保险体系的独立性 | 第44页 |
·实行强制投保已是主流 | 第44-45页 |
5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思路 | 第45-55页 |
·存款保险建立的社会制度环境要求 | 第45-46页 |
·改革我国银行业的产权制度,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 | 第45-46页 |
·健全我国银行业风险评价体系 | 第46页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总体框架 | 第46-50页 |
·我国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定位 | 第46-47页 |
·投保方式与存款保险对象 | 第47页 |
·我国存款保险的范围 | 第47页 |
·存款保险限额 | 第47-48页 |
·存款保险费率 | 第48-49页 |
·我国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 | 第49页 |
·对投保银行的救助 | 第49-50页 |
·货币市场基金进行存款保险制度试点 | 第50-55页 |
·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 | 第50-51页 |
·货币市场基金同银行存款相比有更高的风险 | 第51-52页 |
·货币市场基金开展存款保险制度的原因 | 第52-53页 |
·具体方案 | 第53-55页 |
结论 渐进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 第55-56页 |
进一步的研究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