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第一章 弓形虫简介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弓形虫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病原学诊断方法 | 第11-12页 |
·直接染色镜检法 | 第11-12页 |
·组织培养法 | 第12页 |
·动物试验法 | 第12页 |
·免疫学诊断方法 | 第12-16页 |
·酶免疫法 | 第12-13页 |
·间接血凝试验 | 第13页 |
·染色试验 | 第13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13页 |
·补体结合试验 | 第13-14页 |
·皮内试验 | 第14页 |
·乳胶凝集试验 | 第14-15页 |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 第15页 |
·其它免疫学试验方法 | 第15-16页 |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 第16页 |
·展望 | 第16页 |
第三章 弓形虫重组蛋白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重组弓形虫膜表面蛋白 | 第17-18页 |
·主要表面抗原1 | 第17-18页 |
·主要表面抗原2 | 第18页 |
·主要表面抗原3 | 第18页 |
·重组弓形虫棒状体蛋白 | 第18-19页 |
·棒状体蛋白1 | 第19页 |
·棒状体蛋白2 | 第19页 |
·致密颗粒蛋白 | 第19-22页 |
·致密颗粒蛋白1 | 第20页 |
·致密颗粒蛋白2 | 第20页 |
·致密颗粒蛋白3 | 第20-21页 |
·致密颗粒蛋白4 | 第21页 |
·致密颗粒蛋白6 | 第21-22页 |
·致密颗粒蛋白7 | 第22页 |
·展望 | 第22-24页 |
引言 | 第24-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52页 |
第一章 弓形虫PAPS抗体诊断液研究 | 第26-34页 |
·材料 | 第26页 |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刚第弓形虫 | 第26页 |
·聚苯乙烯乳液 | 第26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6页 |
·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HA)试剂盒 | 第26页 |
·阳性血清 | 第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弓形虫速殖子冷浸抗原的制备 | 第26-27页 |
·PAPS载体的制备及特性测定 | 第27页 |
·PAPS弓形虫抗体诊断液的制备及其特性测定 | 第27-28页 |
·田间试验 | 第28-29页 |
·结果 | 第29-32页 |
·PAPS微球载体 | 第29页 |
·成功研制PAPS弓形虫抗体诊断液 | 第29-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弓形虫虫体冷浸抗原制备分析 | 第32页 |
·PAPS微球载体特性分析 | 第32页 |
·PAPS弓形虫抗体诊断液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截短弓形虫SAG1原核表达研究 | 第34-52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8页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刚第弓形虫 | 第34页 |
·质粒 | 第34页 |
·菌种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主要工具酶 | 第34页 |
·引物 | 第34-35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5-36页 |
·主要仪器 | 第36-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7页 |
·技术路线 | 第38-39页 |
·实验步骤 | 第39-47页 |
·结果 | 第47-49页 |
·SAG1基因片段与pGEM-T-easy的连接及鉴定 | 第47页 |
·SAG1重组表达质粒构建与鉴定 | 第47-48页 |
·重组SAG1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第48-49页 |
·重组SAG1蛋白免疫学初步鉴定 | 第49页 |
·分析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