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的危害及其引发的国际矛盾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的危害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所引发的国际矛盾 | 第12-18页 |
一、美国运输圣奥诺弗雷核废料事件 | 第12-14页 |
二、日本秘密运输核材料事件 | 第14-18页 |
第二章 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所引发的国际法问题 | 第18-43页 |
第一节 航行自由与海洋环境、人类生命安全之间的争议 | 第18-31页 |
一、与航行自由有关的国际法制度 | 第18-23页 |
二、有关保护环境海洋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国际法 | 第23-25页 |
三、国际社会为解决核材料海上运输问题所作的努力 | 第25-31页 |
第二节 预警原则在核材料海上运输问题上的应用 | 第31-39页 |
一、预警原则的缘起及含义 | 第31-32页 |
二、预警原则的国际法地位 | 第32-38页 |
三、预警原则的重要意义 | 第38-39页 |
第三节 事前通知义务的适用 | 第39-43页 |
一、事前通知的必要 | 第40页 |
二、与事前通知相关的国家实践 | 第40-41页 |
三、国际合作原则对事前通知的要求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完善核材料海上运输国际法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43-53页 |
第一节 采纳预警原则 | 第43-45页 |
一、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 第43-44页 |
二、进行科学研究 | 第44-45页 |
三、开发一整套技术性可替代方案 | 第45页 |
第二节 建立信息交换制度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实施分道通航制 | 第46-47页 |
第四节 完善相关的国家责任制度 | 第47-53页 |
一、有关核事故责任制度的现状 | 第47-49页 |
二、建立独立的海上核事故责任制度的新构想 | 第49-53页 |
第四章 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对策 | 第53-57页 |
第一节 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对我国的影响 | 第53页 |
第二节 我国的对策 | 第53-57页 |
一、划定“特别敏感海域” | 第53-54页 |
二、进行区域合作 | 第54-55页 |
三、加强两岸合作实现分道通航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