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驾驶室人机界面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8-15页 |
1.1 装载机驾驶室的发展及特点 | 第8-10页 |
1.2 装载机人机界面设计 | 第10页 |
1.2.1 人机界面的相关概念 | 第10页 |
1.2.2 装载机人机界面设计的目标 | 第10页 |
1.3 装载机驾驶室人机界面的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1.3.1 国内的发展 | 第10-11页 |
1.3.2 国外的发展 | 第11-13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3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驾驶室界面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理论 | 第15-29页 |
2.1 人体模型 | 第15-19页 |
2.1.1 概述 | 第15页 |
2.1.2 人体尺寸的研究 | 第15-16页 |
2.1.3 人体模型的分类 | 第16-19页 |
2.1.4 人体模型在驾驶室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 第19页 |
2.2 眼椭圆 | 第19-22页 |
2.2.1 概述 | 第19-21页 |
2.2.2 “眼椭圆”的数学描述 | 第21-22页 |
2.3 眼睛的运动特性 | 第22-23页 |
2.4 手伸及界面 | 第23-26页 |
2.4.1 概述 | 第23-24页 |
2.4.2 手伸及界面的定位 | 第24-26页 |
2.5 H 点及其意义 | 第26-28页 |
2.5.1 概述 | 第26页 |
2.5.2 设计 H 点 | 第26-27页 |
2.5.3 实际 H 点 | 第27页 |
2.5.4 座椅参考点(SgRP) | 第27-28页 |
2.5.5 H 点在驾驶室设计中的实际意义 | 第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装载机驾驶室视野性能研究及仪表板设计 | 第29-42页 |
3.1 装载机驾驶员视野性能研究 | 第29-35页 |
3.1.1 装载机前方视野设计要求 | 第29页 |
3.1.2 眼椭圆在装载机驾驶室中位置的确定 | 第29-31页 |
3.1.3 装载机前方视野范围的校核方法 | 第31-33页 |
3.1.4 风窗玻璃刮扫区域的校核 | 第33-35页 |
3.2 仪表板设计 | 第35-41页 |
3.2.1 仪表板人机界面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页 |
3.2.2 仪表板布置的主要内容 | 第35-36页 |
3.2.3 仪表板布置 | 第36-37页 |
3.2.4 仪表布置 | 第37-41页 |
3.3 本章总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装载机操纵动作分析及操纵装置设计 | 第42-53页 |
4.1 装载机操纵装置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4.2 操纵动作分析 | 第43-45页 |
4.2.1 装载机行驶动作分析 | 第43-44页 |
4.2.2 装载机工作动作分析 | 第44-45页 |
4.3 装载机操纵装置设计 | 第45-52页 |
4.3.1 操纵器设计的原则 | 第45页 |
4.3.2 装载机脚踏板设计 | 第45-49页 |
4.3.3 装载机操纵杆设计 | 第49-51页 |
4.3.4 装载机方向盘设计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驾驶室作业空间设计 | 第53-69页 |
5.1 装载机作业空间设计相关理论 | 第53-56页 |
5.1.1 装载机作业空间设计定义 | 第53页 |
5.1.2 驾驶室空间区域划分 | 第53-54页 |
5.1.3 工作空间的人体尺度 | 第54-55页 |
5.1.4 最佳作业域 | 第55-56页 |
5.1.5 作业空间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 第56页 |
5.2 驾驶室作业空间设计 | 第56-65页 |
5.2.1 座椅界面的设计 | 第57-61页 |
5.2.2 作业空间划分 | 第61-63页 |
5.2.3 装载机作业空间布置 | 第63-64页 |
5.2.4 装载机驾驶室内的元件设计 | 第64-65页 |
5.3 装载机驾驶室内空间设计仿真 | 第65-68页 |
5.4 总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驾驶室人机界面的评价 | 第69-87页 |
6.1 人机界面评价的目的 | 第69页 |
6.2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第69-71页 |
6.2.1 模糊集合 | 第69-70页 |
6.2.2 模糊综合评判 | 第70-71页 |
6.2.3 模糊矩阵复合运算方法的选取 | 第71页 |
6.3 装载机驾驶室人机界面评价的主要因素 | 第71-73页 |
6.3.1 座椅评价因素 | 第71-72页 |
6.3.2 操纵评价因素 | 第72页 |
6.3.3 显示评价因素 | 第72-73页 |
6.4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73-84页 |
6.4.1 评价模型的结构 | 第73页 |
6.4.2 评价等级划分 | 第73-74页 |
6.4.3 确定指标权重 | 第74-78页 |
6.4.4 评价指标计算 | 第78-79页 |
6.4.5 评价指标参数的确定 | 第79-84页 |
6.5 评价实例 | 第84-86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简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