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总体实验线路图 | 第15-16页 |
前言 | 第16-20页 |
第1章 腺病毒载体构建与鉴定 | 第20-51页 |
·材料 | 第20-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材料仪器 | 第21-22页 |
·常用液体配制 | 第22-25页 |
·方法 | 第25-38页 |
·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的制备 | 第26页 |
·重组pcDNA3.1~+-HIF-1α-Ala564-Ala803构建 | 第26-29页 |
·重组pEGFP-C1-HIF-1α-Ala564-Ala803构建 | 第29-30页 |
·重组pShuttle2-EGFP-HIF-1α-Ala564-Ala803构建 | 第30-32页 |
·重组腺病毒质粒 | 第32-34页 |
·腺病毒的包装 | 第34-38页 |
·结果 | 第38-47页 |
·构建pcDNA3.1~+-HIF-1α-Ala564-Ala803 | 第38-39页 |
·构建pEGFP-C1-HIF-1α-Ala564-Ala803 | 第39-40页 |
·构建pShuttle2-EGFP-HIF-1α-Ala564-Ala803 | 第40-41页 |
·构建pAdeno-EGFP-HIF-1α-Ala564-Ala803 | 第41-43页 |
·pAdeno-EGFP-HIF-1α-Ala564-Ala803和pAdeno-LacZ转染效率 | 第43-44页 |
·pAdeno-EGFP-HIF-1α-Ala564-Ala803和pAdeno-LacZ转染HEK293A细 胞后细胞病变现象(Cytopathic-effect,CPE) | 第44-45页 |
·Adeno-EGFP-HIF-1α-Ala564-Ala803和Adeno-LacZ病毒的鉴定和扩增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2章 HIF-1α诱变体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研究 | 第51-80页 |
·材料 | 第51-57页 |
·主要试剂 | 第51-52页 |
·材料仪器 | 第52页 |
·常用液体配制 | 第52-57页 |
·方法 | 第57-67页 |
·TCID50法病毒滴度测定 | 第57-58页 |
·病毒最佳感染率测定 | 第58-59页 |
·HIF-1α及其诱变体基因的转录活性的测定 | 第59-60页 |
·HIF-1α及其诱变体基因感染HUVEC后MTT的测定 | 第60页 |
·Bradford法蛋白浓度测定 | 第60-62页 |
·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 | 第62-67页 |
·结果 | 第67-76页 |
·病毒滴度测定 | 第67页 |
·病毒适宜感染率的筛选 | 第67-68页 |
·HIF-1α及诱变体转录活性的测定 | 第68-70页 |
·HIF-1α基因及其诱变体的感染HUVEC后的MTT结果 | 第70-73页 |
·HIF-1α基因及其下游靶基因VEGF的RNA水平变化 | 第73-75页 |
·HIF-1α及其诱变体蛋白水平的变化 | 第75-76页 |
·讨论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3章 HIF-1α导入HUVEC后基因表达谱改变及其信号通路的初步探讨 | 第80-130页 |
·材料 | 第80-83页 |
·主要试剂 | 第80页 |
·材料仪器 | 第80页 |
·常用液体配制 | 第80-81页 |
·引物序列 | 第81-83页 |
·方法 | 第83-87页 |
·HIF-1α及其诱变体基因转染后核酸水平的检测 | 第83-84页 |
·HUVEC核酸样品的制备 | 第84页 |
·芯片的制备、杂交、洗脱、染色及检测 | 第84页 |
·芯片扫描数据的处理: | 第84-85页 |
·Real-time PCR | 第85-86页 |
·Real-time PCR结果的数据处理 | 第86-87页 |
·结果 | 第87-107页 |
·HIF-1α及其诱变体基因转染后核酸水平 | 第87-88页 |
·RNA电泳图 | 第88页 |
·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 第88-89页 |
·基因芯片各组间的散点图 | 第89-91页 |
·基因芯片各组间的差异基因 | 第91-102页 |
·Real-Time PCR验证基因芯片的结果 | 第102-107页 |
·基因芯片的生物信息学探讨 | 第107-124页 |
·Gene Ontology分析 | 第107-109页 |
·PANTHER分析 | 第109-121页 |
·Genomatix分析 | 第121-124页 |
·讨论 | 第124-129页 |
·对于Angiogenesis通路 | 第124-125页 |
·对于Apoptosis信号通路 | 第125-126页 |
·对于VEGF信号通路 | 第126-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全文小结 | 第130-131页 |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9页 |
附录 | 第139-149页 |
附图 | 第139-146页 |
图1 HIF1参与的生物学功能及直接调节的下游基因 | 第139-140页 |
图2 HIF-1参与调节的部分已知基因 | 第140-141页 |
图3 腺病毒包装流程图 | 第141-142页 |
图4 pcDNA3.1~+质粒图谱及其多克隆位点 | 第142-143页 |
图5 pShuttle2质粒图谱及其多克隆位点 | 第143页 |
图6 pAdeno-X Viral DNA结构示意图及酶切位点 | 第143-144页 |
图7 pGL3-control Vector质粒图谱及酶切位点 | 第144页 |
图8 pGL3-Promoter Vector质粒图谱及酶切位点 | 第144-145页 |
图9 pEGFP-C1质粒图谱及酶切位点 | 第145-146页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9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