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农村中学《生物实用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研究课题由来第8-9页
二、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第9-10页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第10-13页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背景第10-12页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背景第12-13页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4-15页
 (二) “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 MI)、“成功智力” 理论(Successful Intelligence)第15页
 (三) 建构主义理论第15-16页
 (四) 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和斯基尔贝克的校本课程开发情景模式第16-17页
六、实验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第17-18页
七、实验的方法第18-19页
八、课题研究的目标第19页
九、研究的主要过程、做法第19-25页
 (一) 主要过程第19-20页
  1、调查准备阶段第19页
  2、实验开发阶段第19页
  3、实验完善阶段第19页
  4、总结结题阶段第19-20页
 (二) 主要做法第20-25页
  1、成立组织机构第20页
  2、加强学习培训第20页
  3、调查摸底,分析现状第20-22页
  4、制定方案第22页
  5、拟定课程开发目标第22-23页
  6、编制课程类别第23页
  7、课程实施第23-25页
  8、评价课程、完善课程第25页
十、研究的主要成效第25-35页
 (一) 初步构建了农村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第25-29页
  1、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第26-27页
  2、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实施的基本方式第27页
  3、生物学校本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第27-28页
  4、生物学校本课程评价的基本方式第28-29页
 (二) 初步构建了适应农村学生发展的特色学校第29-31页
 (三) 教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第31-33页
 (四)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第33-35页
十一、研究后的思考第35-36页
桂林市大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问卷调查表第36-37页
大河中学校本课程申报表第37-38页
大河中学校本课程评审表第38-39页
校本课程考核评价表第39-40页
大河中学“生物实用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第40-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下一篇:胎龄28~34周早产儿孕母血浆hcy水平特点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