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造纸工业论文

木质素的生物分离净化

第一章 绪论第1-31页
   ·造纸黑液污染问题第18-20页
     ·全球环境问题第18页
     ·造纸业水污染问题第18-19页
     ·黑液成分第19页
     ·黑液治理第19-20页
   ·木质素第20-22页
     ·木质素概况第20-21页
     ·木质素结构第21页
     ·木质素性质第21-22页
   ·木质素的应用第22-24页
     ·在工业上的应用第22-23页
     ·在农业上的应用第23页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第23-24页
   ·从黑液中分离木质素第24-25页
     ·方法总述第24页
     ·酸沉淀法第24页
     ·胶体沉淀法第24页
     ·超滤法第24-25页
     ·电渗析法第25页
     ·生物法第25页
   ·生物法处理木质素第25-26页
     ·生物法处理木质素的必要性第25页
     ·生物法处理木质素原理第25-26页
   ·半纤维素第26-29页
     ·半纤维素结构第26页
     ·半纤维素的可生物降解性第26-27页
     ·半纤维素酶第27-29页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1-40页
   ·菌种第31页
     ·菌种来源第31页
     ·菌种分离与筛选第31页
     ·菌种保藏第31页
   ·原料的预处理及制备第31-32页
     ·工业木质素及预处理第31-32页
     ·木质素标准样品的制备第32页
     ·半纤维素及制备第32页
   ·培养基第32-34页
     ·斜面培养基第32页
     ·分离培养基第32-33页
     ·透明圈培养基第33页
     ·液体培养基第33页
     ·透明圈培养基双层平板制备第33页
     ·细菌鉴定培养基第33-34页
   ·试剂第34-35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5页
   ·方法第35-40页
     ·工业粗木质素灰分测定第35-36页
     ·工业粗木质素水分分测定第36页
     ·酸不溶木质素的定量第36页
     ·微生物发酵处理工业粗木质素第36页
     ·经生物发酵的木质素后续处理第36-37页
     ·生长曲线第37页
     ·发酵液单糖成分分析第37页
     ·发酵液总糖第37页
     ·木质素结构分析第37-38页
     ·木质素定量第38-39页
     ·半纤维素酶活的测定第39页
     ·菌种鉴定第39-40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0-66页
   ·原料分析第40-42页
     ·木素中木聚糖的由来第40-41页
     ·原料成分分析第41-42页
   ·木质素标准样品的制备第42页
   ·半纤维素制备工艺及得率第42-47页
     ·制备半纤维素的必要性第42页
     ·半纤维素提取原料的选取第42-43页
     ·提取方法的选取及优化第43-44页
     ·稻草半纤维素制备中各因素水平的确定第44-45页
     ·稻草半纤维素制备的正交实验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菌株筛选第47-51页
     ·初筛第47-48页
     ·复筛第48-51页
     ·小节第51页
   ·菌种鉴定第51-52页
   ·发酵周期确定第52-54页
     ·发酵周期的重要性第52页
     ·生长曲线第52-53页
     ·半纤维素酶活随发酵时间的变化第53-54页
     ·发酵周期确定第54页
   ·酶的特征第54-57页
     ·酶的最适温度第54-55页
     ·酶的最适pH第55-56页
     ·酶的热稳定性第56页
     ·酶的pH值稳定性第56页
     ·小节第56-57页
   ·微生物发酵处理木质素第57-66页
     ·生物处理木质素原理第57页
     ·发酵液糖总糖含量测定第57-60页
     ·发酵液成分及含量分析第60-61页
     ·原料处理前后碳氮氢比第61页
     ·木质素含量第61-64页
     ·小节第64-66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9-72页
附录第72-73页
原创性声明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作物种子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AB式象声词的重叠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