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判别的多重算法研究与DSP实现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问题的解决 | 第8-9页 |
|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 第二章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及其故障选线算法 | 第10-21页 |
|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第10-15页 |
| ·故障后稳态过程分析 | 第10-13页 |
| ·故障后暂态过程分析 | 第13-15页 |
| ·影响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选线的因素分析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现有主要选线方法及评价 | 第16-19页 |
| ·本文提出的一种新方法 | 第19-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基于模糊理论的多重判据的选线方法 | 第21-42页 |
| ·信息融合技术及模糊理论 | 第21-25页 |
| ·普通集合 | 第22-23页 |
| ·模糊集合 | 第23-24页 |
| ·模糊集合的表示方法 | 第24页 |
| ·特殊模糊集合 | 第24-25页 |
| ·多判据信息融合及算法有效域研究 | 第25-34页 |
| ·群体比幅比相算法 | 第26-28页 |
| ·突变量算法 | 第28-30页 |
| ·小波包算法 | 第30-34页 |
| ·MATLAB 仿真结果 | 第34-41页 |
| ·仿真模型 | 第34-35页 |
| ·仿真结果 | 第35-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多判据融合算法的 DSP 实现 | 第42-49页 |
| ·硬件实现 | 第42-43页 |
| ·硬件平台的整体结构 | 第42-43页 |
| ·硬件装置的优点 | 第43页 |
| ·软件实现 | 第43-48页 |
| ·软件程序语言的选择 | 第43-44页 |
| ·DSP 软件集成开发环境 | 第44-45页 |
| ·软件开发设计方案 | 第45-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实验室高压仿真结果 | 第49-58页 |
| ·高压物理模拟模型简介 | 第49-50页 |
| ·多判据融合算法的仿真结果 | 第50-57页 |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线路金属性接地故障 | 第50-52页 |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线路经过渡电阻接地故障 | 第52-54页 |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经6K 电阻接地故障 | 第54-56页 |
| ·特例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