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与发展 | 第12-15页 |
·信号完整性的研究与发展 | 第12-13页 |
·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与发展 | 第13-15页 |
·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的未来与展望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本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高速数字电路概述 | 第18-27页 |
·高速数字电路的定义 | 第18页 |
·传输线原理 | 第18-22页 |
·传输线及其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PCB中的传输线结构 | 第19-20页 |
·传输线的模型 | 第20-21页 |
·特征阻抗和传播延迟 | 第21-22页 |
·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的概念 | 第22-25页 |
·信号完整性 | 第22-23页 |
·电磁兼容性 | 第23-24页 |
·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的联系 | 第24-25页 |
·高速数字电路的仿真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高速数字电路信号完整性的设计与分析 | 第27-47页 |
·仿真软件和器件模型 | 第27-29页 |
·仿真软件 Hyperlynx | 第27-28页 |
·IBIS模型 | 第28-29页 |
·反射噪声分析和端接技术 | 第29-36页 |
·产生反射的原因 | 第29-31页 |
·端接技术及其仿真分析 | 第31-35页 |
·减小反射的设计方法 | 第35-36页 |
·串扰噪声分析 | 第36-46页 |
·串扰的模型及计算 | 第37-39页 |
·串扰仿真分析 | 第39-45页 |
·减小串扰的设计方法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高速数字电路电磁兼容性的设计与分析 | 第47-66页 |
·高速数字电路的电磁辐射 | 第47-53页 |
·差模电流和共模电流 | 第47页 |
·差模辐射的模型及计算 | 第47-50页 |
·共模辐射的模型及计算 | 第50-53页 |
·去耦电容的应用 | 第53-61页 |
·电容的自谐振频率 | 第53-54页 |
·去耦电容的选择 | 第54-56页 |
·去耦电容的安装方法及其改进 | 第56-58页 |
·去耦电容引发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58-59页 |
·仿真分析 | 第59-61页 |
·铁氧体材料的应用 | 第61-64页 |
·铁氧体的特性 | 第61-62页 |
·共模扼流圈 | 第62-63页 |
·仿真分析 | 第63-64页 |
·抑制电磁干扰的高速 PCB设计原则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高速 PCB设计实例及仿真分析 | 第66-75页 |
·PCB的关键网络 | 第66-67页 |
·信号完整性仿真结果及解决办法 | 第67-71页 |
·电磁兼容性仿真结果及解决办法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